40-50

p;这三个字听得很是坚决,总算令人舒坦一些。

  宁离说:“祸是是我惹的,没有让你来背着的道理。”

  “算你有点良心。”杨青鲤哼了一声,“不枉哥哥豁出命罩着你。”

  两句落下,宁离顿时大怒:“你这才比我大几天?”哥哥什么的都来了。

  杨青鲤好不容易占据上风,顿时半点不饶人:“怎么了?大两天也是大。”。

  翌日。

  建康宫,两仪殿。

  各部的摺子送了来,先要分门归类,按照轻重缓急。至于藩王世家的这一遭,会被特别的捡出来。

  能做这件事儿的,也没有几个,自然是要经过张鹤邻的手。

  这件事原本已经轻车熟路,日复一日,与从前也没有什么分别。可今儿个……

  一摞摞摺子摊着,最上的那一本,教张鹤邻看了又看,犹自不敢相信,彷佛是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

  他没看错罢?

  今日各世家唯一呈过来的一封。

  冬至以后头一遭,竟然是宁王世子上了摺子……

  御案上首,只见得一身绀碧青色常服。裴昭朱笔批示着,没什么用处的,草草看过,俱是放在一边。不多时已经摞了一摞,倒是比另一侧的还要高。

  都是些言之无物的,一个个干实事的本事不怎么样,马屁功夫做的倒是好。费时间写着些骈四俪六的锦绣文章,全都是些无病呻吟的虚头巴脑。

  正自想着,将手中的御笔放下。张鹤邻进来,目光有些古怪,说道:“陛下,是沙州宁氏送来的摺子。”

  宁氏本就特殊,自从那小世子入京后,彷佛更又特别几分。

  不知这一次,宁王又是为了何事。裴昭颔首:“拿过来吧。”

  见得张鹤邻神情,欲言又止,不免挑眉:“怎的还愣着了?”

  张鹤邻憋了半天:“陛下,这是京中那处宁王府送来的。”

  京中那处……?

  建邺城中,能代表沙州宁氏的,唯有一人。

  如此这般。

  裴昭的目光还是如常,也透露出来一些稀奇。

  “宁宁递来的?”

  不需要人回答,他看见那字迹就已经明白了。

  张牙舞爪着,和他前一次看过的一并相同。

  入京这么久,都没有一张摺子递了来。素日里听宁离的口气,都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的。裴昭提点过、规劝过,到后头,已经放任自流,也没什么想法,却没想到峰回路转,在这个时候递到了他的面前。

  这教他颇为新鲜,又生出几分兴致。

  也不知道宁宁写与他的摺子,里边儿都说了些什么?

  裴昭伸手翻开了那摺子封皮,先是对那字笑了一声,微微叹了一口气。心想,等到开春,一定要好生磨一磨宁离的性子。写了这样一笔字,日后还怎么见人?

  一目十行的看罢,倒是真的笑了起来。

  “鹤邻啊。”他叹道,“你还说他已经知道了朕的身份。”

  难道不是如此吗?昨天晚上,杨青鲤就是这样与张鹤邻说的。

  张鹤邻得了这消息,根本不敢隐瞒,待得那两位世子结伴离开后,立刻就匆匆地禀告给了裴昭。

  只是裴昭目光神情都如常,令他不必再说了。

  今日送了这摺子来,张鹤邻说不得就有一些想法。难道是宁王世子假意伪装?想要从陛下这里谋求些好处吗?实在是杨青鲤说的那番话,令他放在了心上,不得不小心。

  裴昭叹道:“你也看看罢。”

  张鹤邻虽然身为内侍,但是从前跟在大时后身边,也是学过文辞章句的。他不似那些个目不识丁,略略通得一些文墨,若要看懂也不算难。

  何况呈来的这摺子,上书并不是什么文绉绉的话语,却是十分粗浅直白。

  更是与他所想像的大相迳庭。

  张鹤邻看罢,一时间也无话可说,心知是他自己做了小人行径,将那奏摺合好,恭恭敬敬地又递到裴昭手边。

  “你还道他心有图谋,假意欺瞒。”

  “陛下胸怀圣明,世子光风霁月。”张鹤邻真心实意道:“……原是奴婢想错了。”

  第48章 红油面块 他还以为,会和行之住在一处呢

  48.

  热腾腾的汤汁泼浇了红油,撒上了酸菜、豆角等一应浇头,若是用竹筷搅开,便能见着切成细细片状的青菜。

  红的鲜艳,绿的鲜嫩,切好的面块滑嫩劲道,入口酸辣,十分开胃,叫人忍不住食指大动。

  这是杨青鲤说的家乡特色,红汤面块,中间说了好几次要让他见识,今天才终于吃上。且不谈面块浇头如何,至少这泼上的红油辣子、洒满的熟白芝麻,令宁离吃的无比惬意。

  自从来了建邺,他都好些时候没吃过了……

  晨光穿梭过菱格窗棂,照入了厅室之内,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