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科幻灵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506章 你永远不会知道,一个刚入职的研究

第1506章 你永远不会知道,一个刚入职的研究

  第1506章 你永远不会知道,一个刚入职的研究生能摇来什么帮手

  五分钟后,郭春雨终于告辞离开舰桥。

  “历史会记住我们的每一个细节……”

  走下舷梯时,他念叨了一句舰长之前说过的话。

  原则上,没有实船气流场测量结果不会影响舰载机起降测试的安排。

  但因为这句话,郭春雨决定做点什么。

  当然,决定归决定。

  实际他的内心非常清楚,要想把原定一个多月的工作缩短到一星期之内完成,那绝对不是多占用一些算力就能实现的目标。

  还需要一些新的理论才行。

  所以刚才在舰桥里的时候,郭春雨才没敢把话给说死。

  好在,他已经想到了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

  刚一走出舰岛,强劲的海风就立刻吹乱了老郭同志仅存不多的头发。

  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也顾不上细心打理了,只是草草扣上帽子,又紧了紧棉衣,朝飞行甲板的方向走去。

  远处,技术人员正在检查那些鞭状传感器,记录初始数据。

  他深吸一口海风中的咸腥气息,目光在一众如同复制粘贴一般的身影上来回扫过,并最终停留在不远处一个发量还很茂密的年轻工程师身上——

  一位刚加入团队不久研究员,史文强博士。

  郭春雨加快步伐靠近过去,后者正专注地调整一台风速仪的灵敏度。

  “小史。”郭春雨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

  后者转过身,赫然发现来人竟然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也是整个项目的最高负责人。

  小伙儿当即就是一个立正:

  “郭主任!”

  郭春雨摆摆手:“不用搞得这么紧张……你继续工作,不用管我。”

  一直等到史文强结束手头的任务之后,他才再次凑到对方身边。

  这次还特地带上了一个保温杯,里面装满热水。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哪见过这种场面,一时间受宠若惊。

  这个时候,郭春雨终于压低声音问道:

  “小史,我记得……你读博士时候的导师好像是……常浩南院士?”

  史文强端着保温杯张了张嘴,好一会之后才回答:

  “我确实在火炬实验室读的博士,但当时是挂在另一位老师名下……”

  “那也行!”郭春雨眼睛一亮,“你能不能联系一下常院士,请他帮忙解决一个理论计算问题?”

  面对这个请求,史文强显得有些犹豫:

  “常院士恐怕很忙……不过如果我们的项目需要他,或者火炬实验室的帮助,那倒是可以走一个合作申请流程,只要重要性够高,一般都会得到答复。”

  眼见事情有门,郭春雨赶紧趁热打铁:

  “你放心,该走的流程和步骤我一个都不会少,但现在有个紧急情况需要先上车后补票,否则肯定来不及……”

  随后,他将舰队可能提前进行舰载机测试的消息简要描述了一下,最后郑重地说道:

  “我需要你在回港后立即联系常院士,看能否在航母甲板气流场的理论计算上给我们一些指导,这关系到我国航母舰载机的首次起降安全。”

  他们会跟随辽省号很长一段时间,整个过程中保持军事化管理,因此航行计划倒是不需要对团队成员保密。

  “好吧,我试试看……”

  看着自家领导急切的眼神,史文强终于点头:

  “不过我也就是个火炬实验室出来的普通学生,不能保证常院士会答应……”

  ……

  几天后,怀柔科学城。

  常浩南正坐在办公室里,检查着电脑屏幕上无侦8乙号方案的试飞数据。

  在一周前进行的两轮试飞当中,乙号方案的亚燃冲压发动机展现出了达到设计指标的性能,总体上算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测试。

  更重要的是,安装在发动机进气端的磁流体发电模块也顺利启动,并带动载荷舱内的合成孔径雷达拍下了第一张清晰的高空侦察照片,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多仅靠风洞难以获得的长期飞行数据。

  “常院士。”

  刑牧春的身影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常浩南点点头,示意对方进来。

  “这是左右两台发动机磁流体发电效率的对比报告。”刑牧春将一份文件放在桌面上,“根据计算结果,左侧发动机的发电效率是右侧的1.35倍,在定性上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

  无侦8乙号方案使用两台亚冲-2型亚燃冲压发动机作为动力,而在制造第一架原型机时,他们专门在左右两侧的发动机上分别安装了不同规格的磁流体发电通道。

  具体而言,左侧发动机的磁流体发电通道内布置了10组电极,而右侧只布置了6组。

  常浩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