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出钱出人去宣扬德政,承天帝也就懒得费心。
拿到了《千金要略》的宰臣当然是高呼万岁,吹捧的话语一句接一句。中书令崔尚对传德政的事很上心,但得知这一切仍旧由清河公主府主导后,立马歇了心思,将心神放在刻印的书上。这刻本字迹清晰,跟他见过的潦草历书很是不同。能刻印医书,那自然也能刻印别的读物。崔尚念头一起,当即前往集书馆中一探究竟。
不论如何,《千金要略》和校正医书局是在长安扬名了,成了一人人都想咬下一口的肥肉。
民间的神医会被吸纳到太医署中,那先前不起眼的校正医书局,自然也会有人想要。
太常寺便是第一个发声的。
太常寺下有太医署,那校正医书局自然也得在他们麾下。
要是动作不快些,秘书省那边以修书、校书为借口,将校正医书局收下怎么办?
清河公主府上,宁轻衣早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她种树,那些朝臣来摘桃么?她不动声色的,面上一派从容,只依照着计划派郑举举一些人随着商队带着《千金要略》出京。
太常寺卿不想得罪宁轻衣,要是能够劝服公主主动将校正医书局让出最好,于是,太常寺卿肃容前往公主府请求一见。
面对太常寺卿慷慨激昂的陈词,宁轻衣神色淡漠,等太常寺卿说完后,她才微微一笑,说道:“校正医书局中编书的,有一半女医,也要如太医署编制,授流内官吗?”
“我命人去药草所生的州县录图,注《本草》、修《图经》,耗费金钱千万,太常寺接受校正医书局后,也能如此么?我并非吝惜钱财,只是不希望没了结果。”
太常寺卿:“……”太常寺可没有这么多钱可用,想要支取,还得跟户部扯皮,要经过政事堂层层审批。就算真拿到了钱财,也未必会用在修书上。
宁轻衣摩挲着茶盏,慢悠悠道:“为何要校正医书局官有?难不成太常卿以为不入官,就不能为公吗?”
太常寺卿哑口无言。
等到太常寺卿离开后,宁轻衣上书承天帝,为校正医书局校书大夫请官。
至于理由也是现成的,朝臣认为不为官则不为公,那授予官职,能让他们放心吗?
校正医书局中有女医,虽然太医署也有女医,但后者大多是官户、婢中选出来的,连流外都不是,根本没有上进之路,修习医业标准也与男人不同。宁轻衣上书请官,可不是太医署那般的女医,而是有品阶的。承天帝哪有可能为此破例?赐了一堆财帛以示安抚,并明言信任校正医书局。
承天帝其实也有自己的考量,校正医书局可是博名声的利器,在公主的手中,是为整个皇室带来光辉。可落入朝臣手里,先不说能不能出成果,万一成为党争的利器,便有违初衷了。暗卫悄悄呈上案的,是燕王与太常寺卿的交游。承天帝不至于因此贬斥燕王和太常寺卿,但心中隐隐扎了根刺,眉头紧耸。
是太常寺希望管束校正医书局,还是燕王想要呢?
燕王府中。
宁群玉恼悻悻的。
“那校正医书局,陛下并不愿意让朝臣沾手,清河不肯放。”顿了顿,他又自言自语说,“清河多病,这样做也情有可原,一旦纳入太常寺就没那么顺心自在了。”
总不能是为了民心吧?她要那些名望有什么用。
“也不算太坏,至少鲁王那边也无法利用。”崔恩劝慰道。
境遇都是对比来的,你有我没有就觉得不公,有时候不会想着大家都有,只念着大家都没有,就开心了。
崔恩一句话说到了燕王的心坎上,面容上笼着的愁郁立马就烟消云散了。
“大王不如找些医工送去,至少占个名头。”幕僚又提议道。
清河公主身体不好,弟弟为姐姐寻求名医,多么合理啊,兴许还能讨得圣人和皇后欢心。
燕王点头称是,忙让府中人设法延请名医。
除此之外,他还忙着四处交游。贡举那事儿由考功员外郎负责,别看地方官卑,可具体如何做,他是插不了手的,只能琢磨着看看看哪个更有希望,结交了总是好处多。
承天三十五年,下半年的杀戮染红了朝堂,可三十六年也没祈得太平长安。不是雪灾就是地动,弄得承天帝心浮气躁的,而宰相们则是纷纷告罪请退。但承天帝哪能真的让宰臣们辞职,不痛不痒地说上几句,接着就是避正殿、削减宫中用度,至于别的那是没有了。
宁轻衣依照过去惯例,捐出大笔的钱给朝廷赈灾。一切看着有条不紊持续下去了,可新安县忽地传来消息,爆发了疫病。新安属河南道,在洛阳西侧,朝廷自然不可能置之不理。过去就算慰问百姓,也都是宦官或者中书舍人担任,可这回不仅仅中书舍人巡省慰问,燕王宁群玉也成了使者,持节前去赈灾。
燕王惊恐:“圣人是要我死吗?”
第45章 来去分歧
燕王府上的幕僚劝他说“不至于”,圣人就剩下两个儿子了,难道真的要将人杀个精光吗?最后让皇位落到宗亲的手中?与其说圣人要燕王死,不如说是“考验”。如果大王赈灾有功,那在朝中的名声也会响亮点。
唯有废太子是被圣人带着培养的,圣人昔日摆驾洛阳,也由废太子监国。可谁想到废太子落得那么个下场呢?从冬至祭天开始,圣人怕是就有磨砺诸王的意思了。如果燕王不接受,那这差事会落到鲁王头上。
可听了幕僚的话语,燕王还是怕。万一他染了疫病死了呢?听幕僚分析鲁王接替他的时候,燕王说:“那就让鲁王去死,到时候圣人只剩下我一个儿子,就没得选择了。”
幕僚:“…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