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r />   毕竟是百官齐聚的大宴,只苏衡一人是不可能包圆宴席上的全部菜肴的。因此,苏衡只需负责一菜一羹一汤,做完便能休息了。一菜是解暑酱包兔,一羹是加了陈紫荔枝的百果翠玉羹,一汤则是清热祛湿的荷叶冬瓜汤。

  苏衡只是医官,以他的级别并没有参加夏至宴的资格,因此,将这三道菜做好后,苏衡便带着清风在御膳房寻了处僻静的角落,开始享用今日的饭食以填饱肚子。

  而原处的大殿内,钟鼓齐鸣,笙歌不断,盛大的夏至宴才刚刚开始。正殿内,天子面南背北,端坐龙椅之上,独占一席,桌上铺着华丽的黄绫。亲王、宰相、枢密使、各部尚书以及高级将领等或四人一席,或六人一桌,每人坐于绣墩之上,桌上铺着红绫。这些餐桌分成东西两排,皇亲国戚们坐东边那排,宰相、枢密使等高官们坐西边那排。

  但这还不是夏至宴的全部参宴人员。除了正殿,偏殿内也坐满了官员。级别略低一些的文官武将便是坐在偏殿用餐。至于最末等的官员们,他们连坐在墩子上用饭的资格都没有,全部挤在走廊里,跪坐在铺着毡席的地上吃喝。

  夏日本就炎热,若在殿中还好些,起码有扇车送凉,冰盆驱暑。但是在走廊用餐的官员们可就惨了。这一场夏至宴吃下来,连身上的官服都被汗水湿透了。就在众官员倍感煎熬时,宫人们端上来一个滚圆的大西瓜。

  “这是?”众人正摸不着头脑,以为上错了菜,便看见宫人取下锯齿形的瓜盖,露出里头的果羹来。

  “百果翠玉羹,各位大人请慢用。”

  冰镇了足足一个时辰的果羹喝起来酸甜可口,浑身的暑气仿佛都被驱散殆尽。一碗果羹下肚,众官员便觉开胃许多。紧接着,解暑酱包兔等大菜也被一一端上桌。

  “宫宴吃了这么多回,今日的菜肴是我最喜欢的。尤其是那道果羹,酸甜可口,十分开胃。”

  “那碗荷叶冬瓜汤也不错,喝完感觉胃部都舒服不少。”

  “我倒是觉得那道酱包兔更好吃,特别入味。”

  夏至宴毕,百官们鱼贯而出,关系好的官员们三五成群走在一块,评价着今日的宫宴菜色。苏衡与清风混在出宫的官员中,随着人流出宫,难免听到身边文官武将们对菜品的点评。

  “小师兄,好多人都说喜欢你做的药膳哎!”清风听了与有荣焉,凑到苏衡身旁,小声分享着激动的心情。

  “嗯。”苏衡颔首。看起来反响不错,这三道菜可以写进药膳堂的夏日菜单了。药膳讲究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夏日暑热难耐,菜单上可以多写一些解暑清热的药膳。

  过了几日,皇建院街苏氏养生馆对面的药膳堂正式开张。抢到了前二十位预约号的客人在数双羡慕嫉妒的眼睛注视下,施施然踏进了药膳堂的大门。

  “两位客官是想在大厅用餐还是到单独的雅间用饭?”

  “雅间。”

  “这边请。”

  “君实,你看到外头那些人的眼神没?他们没抢到预约号,对我们这些拿到号的人是哪哪都看不顺眼啊。”梅尧臣摇头笑笑,“话说,君实你这两个号是怎么抢到的?我听说有富商提前一日便派人在药膳堂门口等着都没抢到。”

  司马光平日板肃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微笑:“说来惭愧,我也抢不到。但馆主与我相熟,他原本邀请我来试菜,结果说好的解暑宴因意外取消了。作为补偿,他便送了我两个号。”

  “如此看来,我是沾了君实你的光了。”梅尧臣说罢,低头翻阅苏氏药膳堂的菜牌,看到上面熟悉的菜品,不由道,“咦?这上头有好几道菜我在几日前的夏至宴上见过。”

  第122章 第122章龙眼纸包鸡

  “阿父,快点快点!”一个三四岁左右的小郎君鼓着小脸,稚声稚气地催促着一个年轻男子。

  “好好好,别急别急。你阿娘今儿出去与她闺中密友赏花去了,咱爷俩今日放开了吃,放开了玩!”那男子年才弱冠,生得长身玉立,秀眉大耳。

  这对父子手拉手进了苏氏药膳堂,选了一个雅间就坐。苏衡正巧听见他们的一番对话,只默默感叹,古人成婚生子真是早,这位郎君才二十岁就已经有一个三四岁大的娃娃了。过早生子不仅伤身还可能折寿。别人家他管不了,但是自家八娘绝不能早早嫁人。

  苏轸今年已经十七岁了。前些时日,苏衡收到眉山来信。程氏在信中隐约透露出想为苏轸订亲的意向。眉山许多小娘子大多在及笄后便开始着手筹备婚嫁之事,甚至还有不少人还未及笄便已订亲,只等及笄后便嫁过去的。因为苏衡曾说过,女子过早生育十分损身,嘱咐家中不要太早让苏轸嫁人。程氏便一直拖着这件事。但眼看苏轸就要满二九年华了,与苏轸同岁的小娘子娃娃都能满地跑了,程氏难免开始着急起来。

  苏衡只回信道,小妹订亲之事可以再缓半年。他如今在京中已攒下不少家业,等明年年初买下一座大宅子,一家人便可以在京中团聚。二弟与三弟届时还可以在太学就读,由名师大儒亲自教导。京中青年才俊极多,小妹可以有

  更多更好的选择。

  “馆主,这是天字一号雅间客人点的菜。”店小二身穿药膳堂的统一服装从雅间走出,毕恭毕敬地讲点菜牌递给苏衡。

  苏衡收回飘远的思绪,视线落在点菜牌上。上面只写了三道菜:三脆面、竹叶粥和龙眼纸包鸡。除了龙眼纸包鸡,其他两道菜做起来倒也不复杂。

  厨房里已经提前做好了三脆面浇头,只需要下一碗鸡汤面,盖上以嫩笋、小蕈和枸杞头作为主原料的浇头即可。竹叶粥的秘诀就在于竹叶汁。将鲜竹叶洗净,与生石膏布包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熬煮,去渣取汁,这便是竹叶汁。灶上已有煮好的粳米粥,将稀粥加热,缓缓倒入竹叶汁与冰糖,香甜可口的竹叶粥便做好了。这道竹叶粳米粥有清热泻火,清心利尿的功效,在伏天食用正正好。

  惟有这道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龙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