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br />
  “你还记得我们在青阳观见面的那次吗?”

  “记得,那日是你兄长忌日。说起来,当时怀乐…你家世子就在我旁边。”

  郦羽想到怀乐抱着他撒娇,求他抱自己的模样。当时是有些嫌烦……可现在却又忍不住觉得他样子真是惹人疼爱。

  “我那日就是带着怀乐一起出门的。我背了他一路,还带他吃了馄饨。馄饨摊老板说……他和我长得很像。后来在道观,那位道长也看见了他。”

  沈枫却道:“当时你走后,我还跟了好久……王妃,其实我想说,您当时身边…根本没有一个人,您一直都在自言自语。”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游戏中

  入夜后, 郦羽虽然熄了灯,但似乎在床上辗转了一整夜。沈枫便也老老实实坐在他房门口守了一夜。

  沈枫当初伴在姜慎身边。姜慎不爱与别人多言,却经常同他闲聊。闲聊时, 王爷都是半句不离王妃的。而且每次都是重复讲那几件事,从他的相貌品性一直讲到爱吃的东西。听得沈枫已经对这些内容倒背如流。其实还没见到郦羽时,他对他的印象就已经很深了。

  所以沈枫才赶早就去城东桥口的早点摊。胡辣汤油饼摆上来还是热乎的,可郦羽看到却面露难色。

  吃的时候, 他的眉头就没舒展过, 虽然他最后什么都没说, 安静地吃完了。但脸也被呛得通红。

  似乎跟姜慎说得完全不一样。

  不仅是喜好, 性格也是天壤之别。

  姜慎口中的郦羽曾骄纵又张扬。后经历了家中事故, 变得温柔内敛。

  如今虽也会有情绪起伏, 但大多时候都淡漠如水。

  “我想去打探一下王爷的情况。”

  沈枫在皇城司有正职, 按照昨日怀……昨日的姜烁所言,他已经和姜慎一起死在康城了。

  见郦羽一直低头沉思什么, 沈枫便道:“王爷当初和我们只是分头行动, 他多半不会有事的。”

  “我倒不是担心他……”

  “您是在想小世子的事情吗?”

  郦羽觉得自己从捡回怀乐起就很怪。

  他怎么能好巧不巧地捡到姜怀乐呢?就像是有什么人给他安排好的一样。姜慎先前也是这样说的。

  “世子的事…您还是等王爷回京了再说吧。”

  世子不愿认郦羽, 沈枫也没办法。他原本以为二人父子连心,重逢必然是感天动地的一幕……结果没想到那五岁的孩子直接让人赶了出去。

  沈枫说着, 又想起老师们,“对了,如今…也不知陛下是何态度。您这几日最好不要随意外出走动。”

  “好。”

  嘴上答应, 实际上沈枫前脚刚走, 郦羽后脚便溜溜出来。

  京城和他记忆中的差距不大。但沈枫这宅子位于市井, 郦羽在其中绕了多路才来到京城的主干道上。

  主干道一路延伸至皇城,郦羽望着皇城,只觉得在天权院当伴读简直仿佛上辈子的事情。

  另外还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与昨日皇帝大婚的热闹喧嚣不同, 今日的城中冷清得像是一潭死水。

  一路走来,郦羽见街边多是衣衫褴褛的乞丐,摊贩们无精打采,生意萧条。虽说他本不喜热闹,可姜慎喜欢,总爱牵着他满城乱跑

  这一路的萧条,一直延续到那座他熟悉的大门前。

  郦府的大门破败不堪,门锁早已锈蚀斑驳。门楣上“郦府”二字的牌匾仍在,却覆满蛛网,一层又一层。显然早已久无人至。

  但郦府的牌匾还能保留,多半还是因为某人的功劳。

  一种本能的、对于家的怀念,促使郦羽绕到了后院。翻过这堵墙,便是自己的书房。也是姜慎当初经常翻过来和他会面的地方。

  ……其实他对于那段日子还是有零星的记忆,只是再往后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姜慎总是翻得很轻松,但他却要下面挣扎好久。

  不过,他也早非昨日之人。这两年随沈姨上山采药,山道险峻远不比这墙低浅。他找了个四下无人的时机,搬来一块石头,又借助一旁杏树的枝丫,利落地翻了上去。

  庭院里杂草丛生,枝叶繁茂。他眯眼望去,依稀还能看见那张自己常常伏案写字的桌子。

  郦羽曾无数次翻越这道墙,来来回回,唯独今日,他第一次坐在墙头上,静静地望着屋内的情形。

  他记得,以前常坐在这里。姜慎来了也不言语,只会像现在这样,静静地坐在墙头上,目光沉沉地注视着他。

  最初郦羽每次抬头看到墙头上冒出一个活生生的人影,总会被吓得尖叫。不过渐渐地,他也习惯了。

  郦羽现在转头一想,自己从幼时起,这位六皇子殿下就一直伴随在他人生之中。

  他跳了下去后,拨开杂草,静静地站在破败不堪的书房中。

  屋中虽乱,值钱的东西也几乎被搬空,可仔细一看,留下的都是郦羽很熟悉的东西。破烂的典籍、用过的纸笔砚台…他在倒下的柜子后面找到了一个被藏起来的小盒子。

  唯独这个小盒子,郦羽几乎没有印象。

  盒子很轻巧,看样子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