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测试的过程中,我们就已经发现了1143型航母在基础设计上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机库布局、升降机布置、甲板区域划分、消防安全系统……”
他的语气中隐含着些许苦恼:
“黑海造船厂的技术人员也在这个过程中告知了很多原计划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上面完成的改进,还有就是,得等到舰载机起降测试开始之后,再观察一下航空系统还有没有其它需要改进的细节,总之很多工作目前都处在等待的状态……”
常浩南本想再聊一些细节,但随着刹车发出的一阵尖锐响声,车队已经停在了基地机关楼的门口。
“常院士,早餐时间还没过,咱们这的伙食虽然赶不上空勤灶,但也绝对过关,您看……”
杜霖一边打开车门一边问道。
常浩南摇头,把皮帽子扣在头上:
“飞机上垫了一口,还是先看看正事吧,吃太饱了容易犯困……”
……
几分钟后,一行人走进了位于顶楼的会议室。
里面已经坐着十几个人,见到大门被打开之后,几乎同时站起身。
一名穿着深蓝色棉服的男人主动迎上前来。
“常院士,这位是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的郭春雨主任,负责这次舰面气流测量项目。”杜霖介绍道。
郭春雨眼前一亮:“常院士,久仰大名!”说着主动跟常浩南握了握手:“您那篇《大尺度分离流场的非线性控制》我读了不下十遍。”
“过奖了,过奖了……”常浩南一边跟对方客套一边找到自己的名牌落座,“那本书是大概六年前编写的,其中很多细节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已经有些过时了,只是后来一直没机会重新修订。”
郭春雨提到一本书也只是做个暖场,并不是真靠着这东西当指导手册,因此圆滑地切入正题:
“本来,这个项目其实没必要弄出太大动静,但测试计划突然调整,大家又都希望能够超标准完成舰载机起降准备工作,不得已才只好请您出马。”
坐在常浩南旁边的杜霖则补充了背景情况:
“五天前,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战斗群离开横须贺向南航行,准备访问马尼拉港,明显是为了给周边某些国家撑腰,但对方的航线远离敏感区域,我们也不好直接派军舰去拦截,所以上头才决定,提前进行舰载机起降测试作为回应。”
“情况我大概都清楚。”常浩南微微点头,然后转向对面的郭春雨,“既然现在情况紧急,那我们直接开始处理数据吧。”
后者转头看向坐在自己旁边的史文强:“全部测试结果都在小史同志那里,随时可以进行分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