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科幻灵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502章 启程前的插曲

第1502章 启程前的插曲

  第1502章 启程前的插曲

  转眼,已经是三个月后。

  蓉城132厂的装配车间灯火通明。

  尽管已是凌晨,但没有人感到疲倦——无侦8乙号方案的第一台01号原型机即将完成最后的发动机安装。

  程俊红站在工作平台上方,看着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第二台改进后的亚冲-2M发动机吊装到位。

  这台发动机融合了常浩南团队的磁流体发电技术,外表看起来比原版更加修长,进气道前缘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冷光。

  至于无侦8本身,则相较于过去粗壮敦实了不少。

  如果是一架正常气动布局的飞机,那么这样的改动必定会对高速性能产生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

  但乘波体产生升力的原理相对特殊,只要设计得当,对于这些参数反而不是特别敏感。

  “程总,磁流体发电系统的最后校验完成了。”质量监督组组长张建军快步走上平台,递过一份检测报告,“所有参数都在设计范围内,甚至比设计数据还要好一些。”

  程俊红接过报告,快速浏览着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

  他的目光在“等离子体稳定性“和“发电效率“两项上停留了片刻,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到底是常院士啊……确实有两下子。”

  这时,车间大门打开,常浩南带着他的团队走了进来。与四个月前相比,这位年轻院士看起来憔悴了不少,眼睛下方有明显的黑眼圈,但精神却异常振奋。

  “程总!”这个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程俊红转身,看到常浩南带着他的团队走进了观察平台。

  与四个月前相比,多数人都看起来憔悴了不少,但这位年轻的院士似乎没受到什么影响,仍然精神振奋。

  见到这一幕,前者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

  绝大多数的天才,首先在精力上就异于常人。

  “常院士,您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

  常浩南摆摆手:“在招待所也睡不着,索性直接过来了。”他走到栏杆前,俯视着下方的01号机,“进度比我想象中更快。”

  “132厂的效率一向很高。”程俊红指向发动机舱,“特别是您那个磁流体增强器的安装接口设计得非常巧妙,几乎没遇到什么装配困难。”

  这几个月里,最困难的阶段其实是并联乘波体设计的风洞验证。

  两台风洞几乎不间断工作,测试了数十种不同细节构型,才最终确定了最优方案。

  然后是磁流体发电系统与冲压发动机的集成——这需要重新设计燃烧室结构,解决高温等离子体与燃料喷射的相互作用问题。

  好在有了凌霄-1的经验,也没遇到什么无法解决的障碍。

  “也多亏了你们的工作。”常浩南微笑道,“飞发结合的效果比预期的更好。”

  确实,改进后的亚冲-2M不仅解决了供电问题,还因为磁流体增强效应,使发动机推力提升了大约8%,油耗降低了12%,结合更大的内部容积,让无人机的航程突破了惊人的一万大关。

  当然,这需要在飞行中段进入到40km以上的高度,到任务区域之后再略微下降,以保证侦察效果。

  但无论如何,这一意外收获都让整个项目组欢欣鼓舞。

  “通电测试准备!”车间主任的喊声打断了二人的交谈。

  技术人员开始为发动机连接外部电源。

  冲压发动机需要一定的初速度才能工作,不可能像歼10和歼20那样在总装完成后先进行一次地面启动,只能验证一下各子系统的功能,然后就上天首飞。

  “磁流体通道电压稳定……”

  “等离子体发生器正常……”

  “发电系统自检完成……”

  “……”

  一个个子系统报告声在车间里回荡。程俊红和常浩南紧盯着监控屏幕,上面显示着发动机内部各关键部位的实时数据。

  “全系统通电!”随着指令下达,监控屏幕上的数字开始跳动。

  “电磁场生成成功,任务载荷唤醒成功……”

  技术员兴奋地报告。

  车间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程俊红长舒一口气,四个月来的压力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明天就可以运往阎良了。”他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直的身体,“经过改进的轰6验证机已经准备就绪,只要完成最后的地面检查,就能开始飞行测试。”

  无侦8不可能装进任何轰炸机——哪怕是图160的弹舱,所以需要一种专门经过改进、可以外挂超大体积载荷的轰6来发射。

  好在这种改进并不影响飞机在翼下正常装载4-6巡航导弹的能力,所以镐飞集团干脆出了个取消内部弹舱、增加空中加油管和机腹大型挂架的新型号轰6S。

  常浩南点点头:“我刚刚在试飞申请上签了字,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排在前面……”

  ……

  第二天清晨,完成初步地面监测的01号原型机被小心翼翼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