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br />   谎话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这一句大实话让折璇也只能苦笑着弃笔。

  权势动人心啊,似仲远这等不醉心权势的才是世间万中无一的异类。

  赵昕继续写道:“以我一人额上之伤,揭孔氏飞扬跋扈,只顾一姓私欲之真面,令后世引以为戒,绝复用衍字之举,可乎?”

  总之衍圣公这个称号,越晚出现越好,不出现最好。

  等着科技树攀爬到一定地步,圣人之后的称号也就自然会失去其护体金光了。

  折璇不语,只是取了铜盆将两人密语焚尽。

  这些话落到旁人眼中可是大坏名声。

  苦心人,天不负。赵昕到底是没白挨那一下,在他闭门不出的第四日,额上的肿胀已经平复,只留下一片小小的,不仔细看看不出的淤血堆积。

  而没了孔宗愿这个大赞助商,曾巩和晏几道在赵昕的支持下丝滑入局形成替换,用着不打不相识的名义聚拢三苏、双章并曾家其余几个小字辈,迅速把名声打了出去。

  皇城司呈递上来情报中值得一观的人名正在飞速增加,赵昕甚至在其中看到了吕惠卿的名字。

  看来他的第一次恩科,必定会很热闹,只是不知道这回谁能独占鳌头。

  当然最好的消息还是无良爹终于松口了。

  孔家文宣公的封号未变,只是多了三百亩良田,民户二十口作为历年祭祀之用。

  对于这种必要的面子工程,赵昕毫无意见,干脆利落地允了。

  反正以后总能找茬拿回来,权当是暂时寄放在孔家那,为了将来更好地吃利息。

  当一切,摆在他面前的就只剩下了一件事:作为陪祭,随赵祯封禅泰山。

  第143章 更替

  翌日,天刚蒙蒙亮,封禅大典开始。

  依礼部定下的流程,赵祯首先带领赵昕并随行文武官员,在供奉着泰山山神的庙宇大殿前焚香,谓之迎神。

  待烟柱直上青天,香烛燃烧过半,问卜得到上天已经知晓天下百姓心意的吉卦后,赵祯这个主祭人就会带着众人沿泰山阳面的山道而上,前往设在山顶的封禅台,完成登封礼。

  这场封禅大典是赵祯心心念念的,也是赵昕因心中愧疚做出的补偿。

  毕竟老年人退休都有退休综合症,遑论大权在握的帝王,被迫在正值壮年之际半退休呢。

  无论如何,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赵祯给予他的支持还是要多过阻碍的。

  权力的交接能够做到软着陆,也多亏了赵祯的面团脾气,否则赵昕的坟头草可能已经三丈高了。

  假使这次没有孔家横插一杠子,父子两在政治上的关系绝对算得上是完美落幕。

  也正因有了孔家这档子事,本就打定主意装透明人,把舞台全部让给老父亲的赵昕变得愈发沉默恭谨,把背景板一词诠释到了极致。

  为此赵昕狠狠压住了派系中那些怂恿鼓动的声音。

  什么殿下您是独子,大宋江山早早晚晚都是您的,而且官家用来封禅的功绩,别人不知道,我们还能不清楚嘛,那都是殿下您呕心沥血领着我们干出来的。

  官家用这种必将属于您的东西,或言之已经属于您的东西换走了您封禅的机会太不厚道,我们这些做臣子的都看不下去。

  我们想上劄子为殿下您争取一些特殊待遇,譬如说代替官家宣读一下封禅祭文,或是祭地仪式就就交给殿下您来。

  职业官僚嘛,为了他们自己的进步,才不会管帝王家微妙的父子关系呢。

  甚至可以说帝王家的父子关系越崩坏,他们投机的赔率也会越大。

  赢了全家富贵,输了全家富贵嘛。

  可当赵昕难得选择了当一个政治意义上的好儿子,第一个公开站出来搞事的反而是赵祯。

  “太子啊,你来。”

  亦步亦趋跟在赵祯身后,眼睛不离脚面的赵昕忽然听到了来自头顶的声音,抬头一看,正是距离他三个台阶的赵祯在招手唤他,看意思是要他赶上前去。

  赵昕没有立刻挪步。

  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又言唯名与器,不可轻许人。

  为何在过去的四年多近五年的时间里,赵昕依靠军权和

  太子身份几乎掌握了全部的行政权,赵祯的旨意到后期几乎出不了宫城,但民间对此的看法多是官家怠政,将朝事尽托于太子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所有的祭祀活动仍旧全都由赵祯主持完成。

  这其中固然有赵昕怕麻烦的缘故,但亦能体现出祭祀活动在权力大盘中占据的分量。

  封禅仪式无疑是当下所有祭祀活动中规格最高的那个,没有之一。

  每一个流程,乃至于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礼官们的心血与头发。就是赵昕这个太子行差踏错,也是得挨言官们一顿猛批的,毕竟这说不好就会触怒上天,带来祸事。

  这是个展现权力阶级,而非父子温情的场合。

  赵昕惊讶地看着赵祯,一句“官家啊,您清醒一点,这可是封禅大典!这场合咱两就得隔着三个台阶!”数次滚到了喉边。

  但赵昕的不接招鸵鸟大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