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0

是到时他们管不住嘴巴乱说,若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后果,他一个小小的里正也护不住他们。

  村民们见里正这般不待见他们,顿时兴致缺缺。

  他们跟来也是凑个热闹罢了,见里正这般不待见他们,便都识趣的回家做饭去了。

  毕竟人闲起来就喜欢找些乐子,哪里热闹往哪里去。

  里正见众人都走了,便转身笑着对叶胥说道:“这些人都是闲着没事干,闲的了,还望知州大人不要见怪。”

  “不知知州大人此次前来想知晓什么事情?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叶胥见里正这般说,倒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问:“听村民们说,你们村子发了粮食,本官是想知晓这粮食,你们村每人发了多少?”

  里正听叶胥这样问,还以为是村中人已经告诉了叶胥实情,觉得这件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毕竟发粮这件事,附近几个村子人人都知晓,他便实话实说:“其实县令也不是按照人口发的,是按年龄来的,青壮年一人半石,老人和孩童是两个人半石。”

  里正边说边打量着叶胥的脸色,生怕自己说错什么,惹得叶胥不快,但叶胥从始至终都是一个表情,里正顿时也琢磨不透叶胥的心思,只得继续说。

  里正见自己说完了,叶胥的脸色也没有变化,心中不禁疑惑:这知州大人怎么从始至终都是一个表情。

  叶胥见这边的县令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是没有贪图粮食,便安心了一些。

  还好方才他已经给里正打了个预防针,说是自己向村民们打听好了事情,其实是叶胥根本没问,只是诈一下里正,让里正实话实说。

  见没问题后,叶胥便开始询问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先是问村里的生活,有没有事,遇到了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去找县令,总之,叶胥问的事情很细,方方面面的事情大概都问了一遍。

  这边叶胥在询问里正村里人的生活是否还充足,那边赵夫人就已经带着女眷出来准备做饭。

  老妇人先是指挥家中女眷去买肉,然后还让人去杀只鸡炖炖。

  陶青见这一大家子从他们坐下没多久后就开始忙活,便想阻止他们。

  陶青想:他们此次前来是办正事,不是来打秋风的,这怎的不是买肉就是杀鸡,再好的家底也禁不住这般造。

  陶青在一旁看着干着急,急得不行的陶青刚想站起来劝阻他们不用这般大动干戈。

  陶青刚一起身,那边叶姆便拉住了陶青的胳膊,许是看出了陶青的想法,对陶青轻轻的摇了摇头。

  陶青虽然对叶姆的做法不太理解,但还是听叶姆的话,乖乖的坐在那。

  老妇人将事情交代完毕后,便开始同叶姆和陶青说些家常话,生怕怠慢了二人。

  他们的交谈总是离不开孩子,恰巧陶青现在怀有双胎,三人就此便有了话题,坐在一处说说笑笑。

  也许是里正家的女眷数量多,饭菜很快端了上来。

  因为人不算多,家中的青壮年都去镇上做零工,所以家中除了里正之外,就没有什么男子,剩下的多是孩童和女子。

  因为叶胥一家四口也在,所以就弄了三桌。

  叶胥一家、里正和老妇人坐一桌,几个侍卫坐一桌,里正家中的女眷和孩童又坐了一桌。

  等众人吃完了饭,叶胥一行人便告辞了,准备去往下一个城镇去看看情况。

  陶青坐在马车上始终有些过意不去,他们这群人在里正家中吃了一顿,有荤有素,甚至还摆了三桌子,里正家虽然是比寻常人家要富上一些,但到底也是在以耕地为生的村民。

  现如今他们吃饭都是官府发的粮,哪里来的闲钱给他们这般大方的吃。

  陶青自上了马车之后,便一言不发,很认真的模样似乎是在思考什么。

  陶青也算是从小在叶姆身边长大的,他的一举一动叶姆虽说不能都知晓,但此时从陶青的表情上来看,叶姆也能猜出陶青在纠结什么。

  叶姆见陶青这般心不在焉的,便问道:“青儿可是在想里正家的事情?”

  正在出身的陶青突然听到叶姆的话,回过了神,点头道:“孩儿是在想里正家今日这般款待我们,他们是否会花费良多。”

  叶姆见陶青这样说,慈爱的摸了摸陶青的头,安慰道:“青儿能想到的,阿姆也能想到,阿姆走时在堂屋中放了一锭银子。”

  听完叶姆的话,陶青心中的愧疚也消失了不少,他就知晓阿姆能做得很好,他怎么就没有想到。

  叶姆见陶青满脸笑意的看着他道:“还是阿姆想的周到。”叶姆就一阵心软,在心中感慨:青儿还是同小时候那般贴心。

  叶姆摸了摸陶青的笑脸,没有说话。

  他们一家人就这样走着游山玩水,很快也将叶胥管辖地区风景看的差不多。

  风景看的差不多,叶胥想要知道的消息也已全部知晓,也是时候该返程了。

  叶胥觉得这个时候,书院应当也快建好,等之后定会有许多事情需要他亲自来处理,许是那时,他又要忙得脚不沾地。

  叶胥在心中感慨:也不知什么时候还能像现在这般悠闲。

  于是一行人又开始优哉游哉的返程。

  这一路走来,他们也算是看了不少美景,虽说现在楚庭确实是有些干旱的迹象,但这自然景象却是没有像庄稼那般所受的影响大,所以他们这一圈转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