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其他小说>直击人性> 第19章 做人不能太好,容易失去自我

第19章 做人不能太好,容易失去自我



  他常常在夜里辗转反侧,想着自己是不是真的太傻了,为什么总是不懂得为自己考虑一下呢。

  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着名诗人顾城,他极具才情,用独特的文字为世人勾勒出一个个奇幻美妙的世界,像“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样的诗句更是广为流传。

  顾城生性敏感、善良,在生活中他总是试图去迎合身边人的期待,想要做一个大家眼中“好”的形象。

  他远离喧嚣的都市,去往异国他乡的小岛生活,在那里,他和妻子孩子过着看似与世无争的日子。

  每天清晨,他会早早地起床,去打理那小小的菜园,他弯着腰,小心翼翼地给蔬菜瓜果浇水、除草,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心里满是期待,仿佛这些植物就是他在这小岛上的亲密伙伴。

  闲暇时,他会坐在海边,听着海浪轻柔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海风拂过脸颊,他静静地构思着自己的诗作,希望能用美好的文字记录下这份宁静与美好。

  然而,他过度在意他人的看法,周围邻居偶尔对他生活方式的一些议论,都会让他陷入深深的思考和自我怀疑之中。

  比如有邻居觉得他太过于沉浸在自己的诗意世界里,对现实生活有些疏离,他听到后便会反复琢磨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变得更“接地气”些。

  在人际关系上,他总是害怕与人产生矛盾,哪怕心里有不同意见,也从不轻易表达出来,只是默默地迎合着别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一次,邻居们提议一起举办一场岛上的聚会,大家各展才艺,热热闹闹地聚一聚。

  顾城其实心里更想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看书写作,但又怕拒绝会让大家不高兴,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聚会上,他硬着头皮参与各种活动,可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结束后自己也觉得疲惫不堪,却又觉得不能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合群。

  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有时候他明明更倾向于一种简单随性的创作节奏,但为了符合别人眼中那种“诗人该有的浪漫生活”的印象,他强迫自己去营造一些看似高雅却并非真心喜爱的场景,比如举办一些诗歌朗诵会,邀请很多并不熟悉的人来参加。会前他要忙着布置场地,准备茶点,会中还得时刻保持热情去和大家交流,可自己在过程中却觉得十分疲惫和别扭,那些原本属于创作的灵感和热情,也在这样的迎合中被一点点磨灭了。

  最终,内心深处越发矛盾纠结的他,在这种迷失自我的漩涡中,酿成了悲剧,令人惋惜不已,也让后人在感叹他才华的同时,不禁深思过度迎合他人而失去自我带来的沉重代价。

  还有“喜剧之王”卓别林,他以独特的表演风格给无数观众带来了欢乐,塑造的经典角色深入人心。

  然而,卓别林在早期的演艺生涯中,过于想要满足观众的喜好以及行业内一些人的要求,不断去塑造别人认为“好”的喜剧形象,甚至一度偏离了自己原本的创作理念。

  那时候,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在作品中加入了很多夸张的肢体动作和搞怪的表情,他常常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设计那些能引发哄堂大笑的动作桥段。

  比如,为了让一个摔倒的动作看起来更滑稽可笑,他反复练习不同的摔倒姿势,一次次地摔倒在地,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只为找到那个能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的最佳效果。虽然观众们在电影院里笑得合不拢嘴,可卓别林自己心里却并不畅快。

  他原本希望通过喜剧去展现生活中的真实一面,用幽默来揭示人性的某些特点,可那些强行加入的元素,让他觉得自己的作品变得有些肤浅和低俗了。

  每次创作时,他都要考虑这个情节会不会让观众觉得不够好笑,那个桥段是不是符合当下流行的喜剧模式,创作的自由被各种外在的期待束缚着,完全失去了自己创作时的自由和畅快。

  有一回,他构思了一个带有深刻社会寓意的喜剧情节,想要通过幽默的方式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但投资方觉得这个情节太严肃,不够搞笑,可能不会受观众欢迎,建议他改掉。

  卓别林虽然心里很不舍,但考虑到影片的投资和票房,最终还是无奈地听从了建议,把那个情节换成了一个纯粹博眼球的搞笑桥段。

  看着修改后的剧本,他心里满是失落,觉得自己的作品失去了原本应有的灵魂。

  他陷入了一种创作的迷茫之中,找不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向,作品也渐渐失去了曾经的深度和韵味,就像失去了光泽的珍珠一样,虽然外表还是喜剧的模样,可内在的价值却大打折扣。

  好在后来,卓别林及时醒悟,开始回归自我,坚持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创作,不再过分在意外界的看法和要求。

  他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融入到喜剧之中,哪怕有时候这样的作品可能不会立刻获得大众的热烈追捧,但他依然坚定地走在这条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上。

  也正是这份坚持,让他又为世界贡献出了更多极具艺术价值的经典之作,让观众们在欢笑之余,也能有所感悟和思考,真正领略到喜剧的深层魅力。

  再看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他一生都在思考和探索关于人性、道德、社会等诸多深刻的问题,创作了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不朽的文学巨着。

  托尔斯泰出身贵族,本可以安享荣华富贵,过着令许多人羡慕的舒适生活。但他心怀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秉持着善良和博爱的精神,想要为改善社会现状、帮助穷苦大众做很多事。

  起初,他只是偶尔拿出一些钱财去接济附近的穷苦百姓,看到那些饥寒交迫的人们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听到他们真诚的道谢声,他心里觉得很满足,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em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