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第224章 凌卫明山东求贤才

第224章 凌卫明山东求贤才

  钱二牛见状,连忙命军医上前施救。军医们迅速行动起来,对吴三桂进行紧急救治。

  一番忙碌后,吴三桂终于悠悠转醒。

  士兵们见他醒来,立刻扒掉他身上那又脏又臭的衣服,取来冷水,毫不留情地朝着他浇去。

  这一浇,总算是去掉了他身上的大部分臭味。

  随后,士兵们寻来一件粗布衣服,给他裹在身上。

  处理完毕后,便将吴三桂交给了祖大寿派来的人。

  吴三桂此时浑身虚弱,却满心想着赶紧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

  他不顾身上的疼痛和虚弱,刚一能行动,便要跟着来人走。

  就在这时,凌卫明在后面突然喊了一声:“且慢!”

  这一声犹如洪钟般响亮,吓得吴三桂浑身一颤,差点摔倒在地。

  他连忙转身,对着凌卫明连连叩头,声音带着哭腔,请求饶命。

  经过这场惨烈的战争,他亲眼目睹了凌卫明军队的强大实力,尤其是那恐怖的万发炮,其威力之大让他胆战心惊。

  他深知自己的关宁军在凌卫明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就如同蝼蚁一般脆弱。

  “侯爷,小人知错了,还请饶了我吧!”吴三桂不停地磕头,额头都磕出了血印,脸上满是恐惧和悔恨。

  凌卫明看着吴三桂这副模样,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吴三桂,本侯并非故意为难你。

  你若能好好为大明效力,将心思用在对抗外族上,那也算是一条顶天立地的好汉。又何必执着于在本侯的地盘上抢夺利益,自讨苦吃呢……”

  凌卫明的话语中既有对吴三桂的斥责,也有一丝惋惜。

  吴三桂此时归心似箭,只想赶紧离开这个让他恐惧的地方。

  他连忙再次道歉,态度极为诚恳:“小人错了,小人回去一定向朝廷请罪,愿意到边关去对付蒙古鞑子。

  再也不敢在侯爷的地盘上闹事,再也不碍侯爷的眼!”

  吴三桂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磕头。

  凌卫明听了吴三桂的话,冷哼一声,说道:“去吧!告诉你舅舅,尽快把尾款结清,要不然……”

  凌卫明没有把话说完,但那威胁的意味却不言而喻。

  吴三桂连连点头,答应下来。随后,在祖大寿派来的人的搀扶下,他狼狈地离开了大凌河堡,向着锦州城的方向走去。

  他的背影显得如此落魄,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他,也让他明白了凌卫明的厉害,以及自己的狂妄无知所带来的后果 。

  没过多久,冯习、孔生也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赶到了。他们的队伍整齐有序,士兵们精神抖擞,彰显出强大的战斗力。

  二人匆匆来到凌卫明面前,恭敬地行礼后,便纷纷向他汇报此次行动的详细情况。

  经仔细统计,各部在此次战役中战果颇丰。他们俘获了约四十五万人口,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原本在战争的阴影下惶恐度日,如今都成为了汉阳军掌控下的百姓。

  同时,还收缴了两万头牛羊,这些牲畜在乱世中可是重要的物资,能为军队的补给和后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从那些富户地主手中收缴上来的金银,合计竟达五百万两之多。

  那些投降后协助汉阳军攻城拔寨的关宁军士兵,被编入了民兵队伍,人数约有两万众。

  剩余的俘虏则有一万七千人,被凌卫明全部罚做劳改,关内若有人拿钱来换,那便可以饶他一次。

  此时,辽东地区还有广宁城、义州城两座城池尚未被攻破。

  凌卫明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命令孔生、冯习分别率领部队前去攻打。

  孔生和冯习领命,在汉阳军的强大攻势下,广宁城和义州城不战而降,按照凌卫明指示,不战而降的全部优待,出路任其自己选择。

  自此,辽东大地终于归于一统,再也没有其他势力能够在这里掣肘。

  在经历了一系列激烈的征战与交锋后,朝鲜和流亡的满人政权遭受重创,元气大伤。

  他们的军事力量被极大地削弱,国内经济也陷入了混乱与萧条之中。

  短时间内,他们根本无力再组织起大规模的战争,辽东地区因此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和平稳定时期。

  而此时,对于辽东而言,正是大力开展建设的黄金时机。

  金州和永平府此前一直致力于培养新式人才,经过长时间的悉心培育,如今这些人才终于崭露头角。

  然而,随着辽东建设的全面铺开,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如饥似渴,这些培养出来的新式人才竟变得供不应求。

  农场、工厂、医院、学校需要大量人才,甚至还在小学里学知识的都被拉去当了基层领导。

  毕竟明末能找那么多识字的也是不容易。

  面对这一情况,凌卫明果断下令,要求各地积极招收关内识字的文人。

  他将目光重点投向了山东登莱地区,此地连年遭受大旱,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但同时,这里又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文人众多,而且由于灾荒,大量劳动力闲置。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