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310

外面是漫天大雪,雪中排着希望能领到一碗热粥的百姓,屋内却因为点着无数的蜡烛和香火,照得那些神佛衣袂飘飘,好似人间仙境。

  道长小心翼翼看着新来的同知。

  新同知刚来就杀得城内哀嚎遍野的事情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

  外面大雪,队伍排在殿内,山门口有用红布拦起来,还有两排四肢粗壮的武人守着。

  有些来迟的人只能在外面等着,各殿门口架起一口巨大的铁锅,浓郁的米香飘了起来,每口锅前面都有两个穿着短打模样的男子拿着长柄勺子,用力搅拌着。

  热气腾腾的烟气弥漫开,寺庙更显出几分神圣的仙气。

  “开了三个粥棚,男女分开,老弱病残也是另外安排的,各殿都有各家来帮忙的香客来维持秩序,所以不会拥挤踩踏,也不会有人趁乱坏事。”道长连忙说道。

  “道长开了多少粥?”江芸芸收回视线,和气问道。

  “各家送来近二十石的粮食,柴火三百斤,道观能力有限,一日最多救济五百人,所以不会在今日一日用完,”

  “哪会持续多久?”

  有人等不住了,人群中躁动不安,有明显是小厮模样的人大声呵斥着,这才勉强压下越来越浓郁的香气。

  ——实在太香了。

  就连背后的阿来也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许是今日大雪,来了很多人,来的又早,都没准备好。”道长连忙解释着,“一般施粥都要七天的。”

  江芸芸挑眉:“也就是说一天要煮至少二百九十斤的米。”

  道长算数跟不上,茫然了片刻,谨慎说道:“总是会煮完的。”

  “如何能保证都是需要的人喝到这碗粥。”江芸芸镇定问道。

  人群中有人拖家带口,有人一个个拄着拐杖,孤零零来了,也有人大冬天穿得单薄,甚至没有穿鞋的人,但也有不少人至少还能裹着一件棉衣。

  “每锅粥里会倒一碗燃尽的香灰。”道士小心翼翼看了一眼江同知,“您看,现在就倒了。”

  只见一个道士捧着一大炉子的香灰倒在眼看就要煮好的粥里。

  人群哗然,有人开始大声骂人,原本还算整齐的队伍很快就乱了,家丁们立马气势汹汹涌上去,手里的棍子点着最是闹腾的几个人。

  “这是为何啊!”身后的阿来震惊问道,“那饭还能吃吗?”

  道士叹气,念了一声尊号:“一碗带有香火的粥也是能吃饱的。”

  阿来愤愤不平地只好去看江芸芸。

  谁知江芸芸神色平静,点头说道:“香灰要完全烧尽的,不然会有毒。”

  “都是选的妙香的香灰。”道长松了一口气,解释着。

  阿来嘴角微动:“那也不好吃啊。”

  张经历拉了拉阿来的袖子,示意他少说几句。

  相比较阿来没什么经验,一般赈灾的粥里都会加点东西的,不是石头,就是树皮,寺庙一般都是香灰,不好吃就对了,好吃的东西可轮不到那些没得吃的人的碗里。

  “是稠粥还是稀粥?”江芸芸又问。

  历来寺庙就有‘冬施粥饘,夏施冰茶’的善事,只求留一气,解一解渴。

  “今年不是荒年,衙门收的税也不多,所以家家户户都是余粮的,这次也是几位香客为年前祈福用的,所以是稠粥,一人一碗,垫个肚子就好。”道长解释着,并未江芸芸指了指几位大发慈悲的香客。

  那几位夫人站在廊下,正交头接耳说着话,里面就有寇三姑娘站在一侧,手里端着最近的铁锅里盛出来的一碗粥,一脸严肃地一侧的小姑娘说着话。

  “那位穿着紫衣服的是,甘州中护卫的唐指挥加的夫人,姓周,是今年的大头,一人捐三石粮食,也是她提议要施粥的,说是城内大雪,不少人的房子都塌了,一口热饭也吃不上。”

  那位周夫人站在最前面的位置,身形高壮,一双凌厉的柳叶眉,正在厉声呵斥一个煮粥的人。

  ——“如此稀给谁喝,我早已说过凡是我的粥场‘立箸不倒,裹巾不渗’是原则,你若是连这点都办不到,就给我滚蛋!”

  “这些人都是各位夫人自己寻的。”道长紧张解释着,“我们道观只提供地方,不插手善事。”

  “那个绿衣服的是谁?”江芸芸看到一人一直站在三姑娘便是,却至始至终没有说话,瞧着有些心不在焉的。

  “西城兵马杨副指挥家的小孙女,和肃王妃乃是姑侄。”道长小声说道,想了想又解释着,“三位小娘子一直玩得很好。”

  一群女人,只有三个小姑娘,而且她们一直站在一起,瞧着确实关系不错。

  “中间那位是寇家三姑娘,那和她说话的粉色娘子又是谁?”

  “段家大房的大姑娘。”

  道士怕他不知道不知道段家是谁,继续解释着。

  “段家始祖段鸣鹤为锦衣卫力士,原是山西太原人,建文元年随侍先代肃王移邸兰州,落户于东关,因为聚族而居,又称为段家台,这些年进士不断,但不愿出仕,耕读传家,是兰州非常有名望的乡绅。”

  许是这边看的有点久了,对面屋檐下的人也都看了过来,江芸芸芸便顺势收回视线,随口问道:“如此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过怎么不见兰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