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康熙狐疑地重复一句,随即询问道:“皇额娘您将胤祺教导的很好,还有何事需要与我商量?”

  “你到底是胤祺的皇阿玛。”皇太后叹了口气:“我有个想头,想着让胤祺如老大老三一般,送去宫外找个合适的人家抚养。”

  康熙浓眉皱起,随即脸带怒容:“皇额娘怎地想胤祺送出宫去,莫不是他在您这儿胡闹了?您放心,儿子一定好好教导!”

  “胡说。”皇太后拍着康熙的手,佯作不悦:“胤祺这么好的孩子,怎么会胡闹。”

  “我不过是觉得大阿哥和三阿哥在宫外都长得很好,想让胤祺也出宫住些日子。”

  皇太后将和胤祺说过的理由,同样的重复一遍。

  康熙苦笑着:“皇额娘,就算是胤褆和胤祉,也只是幼时长在宫外,等到了进学的年龄,也接回了南三所,胤祺这般反向为之,那他学业又怎么办。”

  皇太后却不以为然的笑了:“我们满人,本来就是马背上夺得的天下,胤祺身为爱新觉罗家的血脉,汉人那些东西有什么好学的,我令人从蒙古找些好的骑射师傅,好好教胤祺便也罢了。”

  这,康熙的眉头皱得更深:“皇额娘,胤祺到底是大清的阿哥,学业不能轻忽。”

  “我瞧着之前林海不错,让林海去教胤祺如何?”皇太后见康熙坚持,知胤祺必然要进学,想起南巡路上给胤祺启蒙之人,只觉着不错,说话间比那些满嘴之乎者也之人要强上许多,不由问道。

  “儿子已经将林海调至扬州盐政,天下十分盐政,扬州独占七分,儿子见林海在苏州做得不错,想着让他去理顺扬州盐事。”皇太后这个提议,康熙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涉及到前朝之事,皇太后果断闭口,她和太皇太后不同,对于朝政之事毫无兴趣,只想着过好自己的日子便足矣。

  胤祺搬出宫外一事,便卡住了,无论是皇太后还是康熙,都没有想过要让胤祺一大早的入宫读书,无他,阿哥读书的时辰太早了,甚至宫门都未开,胤祺日日大早入宫,实在过于受罪。

  “那明珠家呢?”皇太后又想起了一个人:“我记得明珠家的儿子也考中过进士?”

  纳兰容若的名字,就连在深宫里的皇太后也听过。

  听到皇太后的话,康熙眉头一跳,明珠已经是武英殿大学士,在三藩、台湾、沙俄之事上都做出了贡献,又想方设法的搭上了大阿哥,与索额图在前朝斗得如火如荼,正是激烈的时候,双方谁也压不过谁,正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一个阿哥加入明珠这方,这岌岌可危的平衡瞬间便会打破。

  想也没想到,康熙立时拒绝:“容若他又病了,许没有精力教胤祺。”

  皇太后最关心的就是胤祺的身子,听到说纳兰容若病殃殃的,立时便不喜了起来,她皱着眉:“这不好,皇上你还想想,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家。”

  康熙见皇太后铁了心,唯恐再“乱点鸳鸯谱”,将前朝局势打乱,索性打起精神,仔细思索起来。

  胤褆是送去了内务府大臣噶礼家,胤祉送去内大臣绰尔济家,内务府负责皇家生活方方面面,内大臣负责统领康熙的侍卫,对康熙而言,他们是绝对的可信,故将阿哥托付过去。

  但今时不同往日,此时的康熙权柄在握,疑心亦日盛,在见到明珠和索额图接着大阿哥和太子的名义掀起党争后,他绝对不允许皇子再和他的人亲近,更何况是天然拥有蒙古支持的胤祺。

  必须要找一个无法在朝中搅风弄雨的人家,但又要让皇太后满意,康熙的的目光看向了那些衰颓之家。

  有了,就是你了!

  康熙突然笑了:“皇额娘,儿子想到一个人家,您一定满意。”

  皇太后正为了这事着急上火,一听康熙的话,连连追问:“皇上你快说说是哪家。”

  “荣国公贾府,皇额娘您觉着如何?”

  第35章 搬家

  荣国府?皇太后凝神细思,这名字已经许久没有出现在她耳边了,好半晌才想起来:“是贾代善家么?我记着史家姑娘是个爽利人。”

  见着对前朝事情全然不知的皇太后,康熙却笑了,耐心地解释:“就是他们家呢,只不过贾代善早些年就没了,长子贾赦袭了官,您说的史家姑娘,现如今已经是贾家的老封君了。”

  皇太后恍然,亦是笑出声来:“是我糊涂了,宫中一日日过着,都不知日月,我记着荣国府老太爷也是骁勇善战的,他们家后人想着倒也不差。”

  “皇额娘明鉴。”胤祺到底也是康熙的儿子,尽管康熙不愿意胤祺再和重臣相交,特意找了个已经逐渐势微的人家,却也不是要害胤祺。

  “贾家是有见识的,贾代善的两个儿子,长子贾赦袭了爵,走武将的路子,次子贾政却被压着读书,学问很是不错,当年他本来想走科举的路子,是朕见着贾代善的临终折子,其情可悯,赐了他主事之衔,这些年下来已经是员外郎了,贾家办了个私塾,请了家中老儒当司塾,他们家最是教子有方的(1)。”

  皇太后原本想着,若康熙选的人家不好,她也要用嫡母的名义逼着康熙改了主意,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胤祺亏待了去,听了这番细致的解释,皇太后倒也觉着满意起来,武将之家,又有文才,家中也没听到什么作奸犯科之事,胤祺在这样的人家长大,倒也能放心。

  于是,关于胤祺日后将住到谁家的重要事情,就在胤祺本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愉快地决定了。

  宫中的旨意很快发出,荣国府诸人冷不丁的接到这个旨意,所有人都与有荣焉,忙不迭地将家中西北角一整片的院子理了出来,将屋子全部翻整一遍,又将几个院子的院墙全部拆了打通,院中用从江南运来的太湖石垒成假山,又在假山旁将地凿开,开了水渠,流觞曲水,悠哉乐哉。

&e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