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 第38章 何为暴君仁君,周公旦的选择

第38章 何为暴君仁君,周公旦的选择

>   【因为当时甲骨文和殷商官话已经成为交流的必须的技能,所以,周公旦不需要去统一语言文字,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叫做改服色,易正朔。】

  【改服色,易正朔,就是改变衣服的款式颜色,然后改变历法节日,然后制定了极其严格和繁复的礼节,让所有人都以这种礼节为尊!】

  【不管你是出自殷商遗民,还是巴蜀,或者是戎狄,亦或是东夷,只要你穿着跟我们一样的衣服,说着我们一样的官话,行止坐卧,都尊崇同一种礼节,那么就可以看做是一个整体。】

  【而这种做法,在史书上有一个很专业的名字,叫做制礼乐!】

  【你翻开史书可以看到,无论是秦始皇,亦或是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他们上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制作礼乐,改服色,易正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实为了就是学习周公旦的办法,实行思想大一统。】

  (传说周礼特别复杂,显得不合时宜,我当时还嘲笑古人搞那么麻烦干什么,敢情,周公旦是故意这么搞的。)

  (有人总说一些老传统过时了,完全没有意义,却不知道,这些传统真正的意义何在。)

  (穿上汉服,就感觉是炎黄人,这并不是开玩笑,是对同一种文化的认同的追本溯源,是一代代人经过努力,把一家人的思想不断根植在心中。)

  (哈哈哈,我好像搞明白了很多东西,有些东西的诞生的意义跟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

  ....

  大周,

  站在洛阳城头的周公旦轻轻握紧了拳头。

  他心中只有一种跨越时空的熟悉感。

  “他懂我,他真的懂我!”

  制作周礼,有人只看到了他重新制定新的礼乐,把他看成了文化艺术家。

  却不知道,周礼的制作,其政治意义远远大于文化意义。

  正是因为周礼,让天下诸侯有了团结在一起的最初认同感。

  .........

  大清,

  康熙盯着天幕,看了看自己的辫子。

  “我大清流发不留头,也是为天下一统啊!”

  “将来史书上,圣君少不得也有朕一席之地。”

  ......

  大宋,

  赵构盯着天幕,摸着下巴,沉吟一声。

  “只要做这种事情就能完成思想大一统,让所有百姓都臣子都认同我大宋吗?”

  “那也太简单了,完全没有难度啊!”

  ..........

  【当周公旦做完周礼,普及了‘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之后,本以为,所有诸侯臣子权贵百姓都会认同大周。】

  【可事实却跟他想的截然相反,底层的奴隶百姓们认同了,权贵诸侯们却不买账。】

  【什么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不是在剥夺他们的领地的所有权,还有周礼,就是在消灭他们现在的文化和习俗。】

  【他们损了巨大的利益,但好处是一点没有得到,所以,人人抵制。】

  【周公旦的改革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诸侯贵族们不愿意承认的话,一切都是徒劳的。】

  (改革,改革,历史书上一句话,好像真的就提出改革,之后就是一路坦途,但真正的改革是要流血牺牲的。)

  (别说让改变习俗,就是让我吃豆花放糖,我都受不了。)

  (哥们说反了吧,豆花放盐才是异端。)

  ......

  大汉,

  刘彻激动的一拍桌子。

  “说的太好了!”

  “这才是历史。”

  “傻子才会交出自己的利益,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百家会同意吗?地主豪强会愿意吗?就是儒家中也有鲁儒学派,公羊学派,到底该以哪个为尊呢?”

  “董仲舒,朕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提出一个夸夸其谈的口号。”

  “如果能罢黜百家,朕为何不尊法家,兵家,墨家,甚至是我刘家,非要尊你儒家?”

  董仲舒一时间被问得哑口无言。

  只能躬身行礼,退出去。

  刘彻哼了一声,搞了半天,好要朕来解决最难的问题。

  要你们何用?

  .........

  天幕中,王宫的大殿中,

  周公旦坐在摄政大臣的位置上,他找来最为贤德的召公爽,推心置腹的询问。

  “你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认同周礼,承认你的封地的土地都是属于天子的?”

  召公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