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 第69章 老朱:蓝玉,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啊?

第69章 老朱:蓝玉,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啊?

  “巧得很啊!”

  胡惟庸见老朱在支持自己,继续说:

  “又有两个儒学教授喜欢这个则字,一个写了‘垂子孙而作则’,一个写了‘作则垂宪’,还有一个写了‘建中作则’……呵呵,胡某叹为观止啊!”

  这?

  群臣听他这样鬼扯,竟是一句话说不出来。

  这时,

  老朱也感觉有点恼火了——

  因为江淮话里,则就是贼,一模一样的,听多了,他忽然觉得这些人真的是在讽刺他了。

  于是,

  老朱的脸色忽然越来越难看了。

  啊?

  许多会察言观色的,已经感觉到极其不妙。只见老朱一把把胡惟庸手里的一叠纸抢过来,越看越是触目惊心。

  许多诗文已经不是个别文字讽刺了,而是整个诗句就有问题,比如说——

  “小犬隔墙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

  “梦中正得君王宠,却被黄鹂叫一声!”

  “见说炎州进翠衣,罗网一日遍东西。”

  “新筑西园小草堂,热时无处可乘凉。”

  “金盘苏合来殊域,自惭无德颂陶唐。”

  “……”

  这些诗,要么是讽刺他无德,要么是讽刺他好色,要么是就是讽刺他严刑峻法……

  这时,

  老朱整个人僵住了,沉默一会儿,已经不想再看了,忽然说:“胡惟庸,你来念……!”

  胡惟庸大声念了一遍,所有人越听越是胆战心惊。

  此时此刻,

  连刘伯温都已经站不稳了——

  自来文字就是捕风捉影,你越想就越是有鬼!

  比如“小犬隔墙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这句诗,如果放在汉唐,那是最正常不过的宫廷题材,但是放在洪武朝,却跟老朱的性格形成了强烈反差。况且,前不久还有胡美女婿秽乱宫廷的事,传出去还得了?

  至于说“见说炎州进翠衣,罗网一日遍东西”这种诗,那纯粹就是作者不知天高地厚,真的是讽刺本朝刑法严苛了。

  唉!

  刘伯温叹了口气,已经感觉到老朱的杀气了。他虽然想阻止,心里却最清楚不过:这种联想是致命的,根本停不下来……

  这时,

  胡惟庸念到了最后几句,声音又忽然大起来:

  “青出于蓝,蓝必胜青……这是应天府的王行写的……”

  “天下有道,遥瞻帝扉(非)……这是德安府的吴宪。”

  “体乾法坤,藻饰太平(早失太平)……这是台州的林云,也是个教授啊……”

  哈哈,

  他念完后,像是意犹未尽,品了一会儿,又说:

  “厉害啊,真厉害……能想出这些诗词的,真不是凡人啊……尤其是最后这几句,大伙听听,句句是微言大义啊!”

  啊?

  这时,

  苏尘在末尾站着,忽然发现前排的蓝玉脸色大变,浑身都在发抖。

  咦?

  难道?

  他立刻想起来——

  “青出于蓝、蓝必胜青”这句话,后来就是老朱整死蓝玉的罪状之一。因为老朱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蓝家最终得到大明朝!

  为何呢?

  很简单,

  青字里面有个月,而明字里也有月字;青字上半部分,拆成十二,加起来就是十二月,也就是年日,所以暗藏着“明”字。蓝必胜青,意思当然就是蓝玉要篡位明朝。

  而这句诗的作者是应天府王行,那多半就是蓝玉之前聘用过的教书先生。

  想到这里,

  苏尘也突然僵住了——

  晚了一步!

  事到如今,已经没法防范了!

  此时此刻,

  他再偷偷看老朱,只见他嘴里也在默念着什么,眼睛里已经充满了凌厉的杀气。

  完了!

  这回真完了!

  来不及了!

  这时,

  老朱哼了一声,突然大声说:

  “好啊!这些文人,咱开了科举,他们不来!又全都躲在背后诽谤朝廷!胡惟庸,你说该怎么办?”

  啊?

  又交给胡惟庸?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