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事了。
尤其这还是安西军。
所以针对这个答复,官员们迅速分成了两派。
老成派认为,安西军也是朝廷的一部分,只要将这两万多人登记成安西军境内的人口,如数给朝廷纳税,那朝廷也挑不出毛病来。
激进派则认为,既然是已经被朝廷放弃的人口,那安西军捡到了就是他们的,有这钱给朝廷交税,自己留着花不香吗?朝廷要是不同意,那就让这两万人直接去长安城求活。
他们甚至都有点后悔自己“多管闲事”,给朝廷发文书了。
要不然,安西军直接把人带走,也没人敢拦着,朝廷想必也不会事后追究。
两边吵得不可开交,雁来在一旁看着,颇感欣慰。
……
“雁帅,您怎么一点都不着急?”跟在雁来身边充当亲兵的一个玩家忍不住问。
“急什么?”雁来反问,“现在这么多人滞留在陇州,该着急的不是我们。”
玩家还是气哼哼的。
第四天灾一向都是直来直去,不服就干,对于这种扯皮的事很不耐烦。朝廷唧唧歪歪,不就是看雁来好说话吗?直接派兵把长安城一围,什么皇帝宰相都会老实了。
雁来能猜到她们的想法,但这个世界毕竟不止是一个游戏。不到万不得已,她不愿意跟大唐兵戎相见。
至于这次的事情,雁来觉得也不完全是坏处。
至少对于这批离开长安,追随她前往西域的官员来说,算是一场考验,也是一个教训。
目前的进展,雁来还算满意。
因为他们虽然分成了两派,但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显然都已经开始转变心态,将自己当成安西军的官而不是朝廷的了。
要说他们从此就完全站在安西军这边了,也还不至于。
只不过这些流民都是一路上大家一个个收拢过来的,他们登基过流民的信息,了解过流民的来历,也知道流民这一路的经历有多么痛苦和绝望。本来就是共情能力相当强的文人,看不到也就罢了,自己亲眼看到、听到、知道了,就不可能再无动于衷。
他们会比任何人都希望流民们过得好。
现在流民遇到安西军,终于有了安顿下来,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明明是对所有人都好的事,朝廷却为了利益而从中作梗,如何不让人气愤?
这种气愤,不仅能够让这些官员更快地融入安西军,也能让他们看清楚朝廷的真面目。要不然,到了西域,还处处以朝廷官员的身份自居,对西域的事务指手画脚,那就不太好了。
雁来说不着急,就是真不着急,直接把人丢在陇州,自己轻车简从,去了玩家在秦州城附近筑的那座小城。
说起来,这座城池一直没有名字,本来玩家是想叫“雁来城”的,雁来觉得太羞耻了,坚决拒绝。所以前段时间,玩家在论坛上搞了个征集投票的活动,最终“新手村”这个名字高票当选。
这座完全由玩家亲手建造,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小城,就像是他们来过的证明。选择这个名字,有恶趣味的成分,但更是一种只有玩家懂得的纪念。
所以雁来这次回来,就是参加新手村挂牌仪式的……顺便还得把这里的复活点开了。
之前雁来经过这里,并没有开复活点,主要是想等秦州城开放互市之后,直接在城里开,可以提升玩家对秦州城的掌控。
不过在人数足够多的情况下,这一点优势也不是很有必要。既然玩家想要新手村复活点,那她就给开。
开完复活点,还没等放松一下,雁来就听玩家来报,大唐会盟使□□人过来了。
这支使团是在雁来后面出发的,但走得比她快。雁来本以为他们已经进入秦州城了,没想到还在外面,这回是来约她一起走的。
雁来立刻就明白了,大唐官员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平凉劫盟的前车之鉴在,哪怕这一回带着军队,他们也觉得不安全,需要安西军来壮胆。
她对此当然没有意见,得知论芒杰早就回到秦州城,已经安排好一切,只等他们进城,便跟大唐使团约好第二天一起走。
第二天一早,雁来装扮一新,领着几百个玩家,在秦州城外跟同样规模庞大的大唐使团回合。
之所以要带这么多人,不仅是为了以策安全,更是因为后续互市开放之后,需要有人来维持秩序。
“裴相公,又见面了。”雁来骑在马上,跟使团的领队裴垍打招呼。
裴垍的仕途,就是所有大唐士人梦寐以求的那种,二十岁中进士,制科对策第一,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之后在六部轮转,召入翰林,熬上几年的资历,之后就直接拜相。
也是因此,在目前大唐这几个宰相里,他是最年轻的,才四十出头。
看到他,雁来想到今年三十七岁的白居易,以及年过四十的韩愈、张籍,也不免生出几分感叹。
裴垍看到雁来,却忍不住有些尴尬。不仅是因为流民的问题,政事堂那边提的要求有点过分,更是因为在长安的时候,他其实是不赞成安西军参与结盟的。
安西军本就是大唐的一部分,又怎么能单独作为一个势力参与结盟呢?
这是一种僭越!
作为中枢重臣,裴垍本能地想要限制藩镇的权柄,自然不乐意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