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雁来也这么觉得。在郭子仪死后,郭家一直都很低调,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实力了。就说郭暧这一房,升平公主生了三子二女,两个儿子娶了公主,一个娶了公主之女,一个女儿嫁给了嗣王,另一个就是郭贵妃。
什么叫满门显贵啊!
他们只要安分守己,日子就错不了,瞎折腾才容易坏事。
事实也是如此,最后继位的穆宗就是郭贵妃的儿子,哪怕是吐突承璀这个李纯的心腹都没能撼动此事。
当然,上位之后干得怎么样就是另一回事了。
郭昕这边没问题,雁来也就下了马车,去给玩家发了任务。
……
新的一天,李纯的心情不太好。
本来昨日处理完政事之后,在吐突承璀的安排下,李纯去太液池逛了逛,结果偶遇了几位乘船游湖、载歌载舞的美人,原本因为昨日的案子而生出的种种情绪,都已经恢复。
谁知今日一早,就看到了左拾遗白居易连夜送来的奏折。
奏折洋洋洒洒数千言,一一列举了他昨日秉公处理的案子,称赞他英明贤达,本来是很让人开怀的,偏偏奏折结尾,话锋一转,又开始劝谏。若只是劝谏也就罢了,偏偏还说什么这回的事天兵当居首功,应下诏褒奖、依例封赏。
虽然早就知道这人没什么眼力见儿,但李纯还是气得要命。
合着前几日上书说穷兵黩武不可取,要警惕天兵的人不是你啊?
皇帝心情不好,当然是不需要忍耐和掩饰的。所以整个上午,紫宸殿的气氛都相当沉凝,内侍们进出时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了霉头。
唯有吐突承璀见状,暗喜在心。
那白居易的奏折,自然也是他让人放在最上面的,陛下看了果然不快。
如此,待会儿再被挑起怒意,必定会大发雷霆。
眼看今日的事务处理得差不多了,吐突承璀就凑到李纯身边,低声道,“大家此刻无事,不如去京兆府看看今日的案子是如何审的?”
李纯想到自己昨天听过的故事,果然意动。
大唐的皇帝,游幸、田猎乃至微服出巡,都是很普遍的,安史之乱后少了一些,但如今又已承平多年,出宫逛逛想来也无妨。
但是李纯毕竟还有个明君梦,有些担心今日这一去,明天又要收到许多的劝谏折子。
这一点,吐突承璀自然也早就考虑过。
到时候他将奏折一压,陛下就看不到了。
自然,这种做法也只能拖延时间,白居易毕竟是时常面圣的近侍官,不看奏折,他可以当面劝谏。不过那时事情已成定局,他越是提这事,陛下心中对天兵的迁怒与不满也就越深。
不过,要让皇帝下定决心,这些当然不能作为理由。
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共犯,分担这种压力。
吐突承璀当即笑道,“大家有所不知,有个案子倒是与杜司徒有些干系,原告便是杜氏子弟。不如陛下命杜司徒同往京兆府,也省得他老人家挂心。”
“还有此事?”李纯果然来了兴致,“是什么案子?”
“就是有女子上吊那个。”
李纯对此有点印象,便道,“那你亲自走一趟,去请杜司徒。”
“奴婢领命。”
……
京兆府。
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做亲民官,主要的工作是劝课农桑、广行教化。至于审案,不仅不重要,反而是官员需要尽力避免的。因为“息讼止争”才是教化良好的表现,天天都打官司说明这地方民风不行,你这父母官没当好。
所以一个案子,正常的流程是先请来里正乡老做调解——九成九都能调解成功,除非以后的日子都不想过了,不然谁敢得罪里正乡老?
实在调解不了的,也有下面专司刑名的官员去处理,真正需要主官来办的案子并不多。
当然在长安城,这样的案子倒是不少。只要事涉权贵,无论大小,下面的人都不会自决,而是第一时间报上来。
不过也正是因为在长安城,一般也很少闹到需要“过堂审案”的地步,能调解的调解,调解不了的,就该有人进宫告状了,也不会让京兆尹来审问。
所以郗士美这个京兆尹,日常还有许多的公务要处理、皇帝和杜佑到的时候,他也还没开始审案。
看到被宦官和侍卫簇拥着的一群人,他连忙上前迎接,有些不安地解释道,“陛下恕罪,臣不知圣驾降临,因此将审案的时间安排在了下午,已经让人在外面张了榜,说是今日要公审。”
“公审?”李纯微微皱眉。
郗士美无奈地道,“陛下若是往茶楼酒肆一行,就知道昨日的案子传得有多广了,臣想着趁此机会公审,让京城百姓知晓传言不虚,再遇到不公时也能到衙门求助,如此方能更好地警醒后来者。”
犯事之前先掂量一下,自己到了京兆府能不能讨得了好。
他搬出这个理由,李纯也无话可说。
昨天是他自己让郗士美严惩不贷的,郗士美用这种手段来竖立京兆府的权威,也无可挑剔。
只是这样一来,外面有那么多百姓,他这个皇帝就不方便出面了。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