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所有可以在自动驾驶公路行驶的汽车,其自动驾驶功能在进入自动驾驶公路的那一刻,都会被当地的无人交通管理公司统一接管,而不是让汽车企业在后台的程序自行其是。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该汽车生产商生产的汽车,是不能在自动驾驶公路上路的。
目前赛里斯境内有12个试点城市在测试自动驾驶汽车和自动驾驶公路如果测试没有问题,那未来这些测试出来的标准,就会成为亚洲联合体的内部统一标准。
面对这个情况,各大汽车企业也不得不妥协。
如果还是坚持封闭式的自动驾驶系统,那未来各个城市的二层公路,大概率不会允许该类型的汽车上路,这对于一个汽车企业而言,几乎意味着直接在这个市场出局,因此不接受也得接受。
确实现在这种模式,也是无奈的一种选择。
虽然亚洲联合体的半导体技术已经领先全球,但仍然没有办法突破传统硅基芯片的限制,因此芯片算力存在一个上限,加上成本问题,眼前这种自动驾驶模式反而更加适合。
因为封闭的自动驾驶公路,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自动驾驶过程中,对于车载电脑的算力需求、减少车载雷达的精度和数量。
现在很多车企压根就不安装高精度的车载雷达,原因是没有必要。
毕竟在自动驾驶公路上,汽车只需要持续发射高精度的定位信号,系统就可以利用汽车已经录入的车型数据,精确判断出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占位。
因此相关的定位设备,反而必须准备三套,一套使用,一套备用,一套应急。
高文看着车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流,无奈地摇了摇头:“欧洲大概率没有办法搞这种路线了。”
“呵呵。”奎尔·施耐德苦笑一声:“要专门建设一套独立的自动驾驶公路,你这是在为难他们。”
“不聊欧洲了,反正我下个月也移民澳洲了。”高文心里面对于老家也是恨铁不成钢。
彼得好奇地问道:“赛里斯这边真打算全面推广这种二层自动驾驶公路吗?”
高文微微点头:“我和几个认识的赛里斯人聊过,他们觉得这个可能性非常高。”
“为什么?他们现在的公路应该比较多吧?再扩建二层的自动驾驶公路,有点浪费资源吧?”奎尔·施耐德揉了揉眼睛问道。
“应该和他们的全面城市化有关系。”
听到高文的回答,奎尔·施耐德眉头一挑:“全面城市化?这是什么?”
“赛里斯,或者说亚洲联合体,计划在十年内,实现全面城市化,让所有人都居住在城市里面,减少对于土地资源的浪费。”
“这…”奎尔·施耐德不知道如何评价这个计划。
作为环境气候学者,三人都清楚大城市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生活空间。
特别是去过阿美丽卡考察的奎尔·施耐德,他知道阿美丽卡的大城市那是穷人生活的中心,而中产阶级和富人反而是居住在郊区、小镇之中。
高文转过头说道:“我知道施耐德你去过阿美丽卡,但我认为阿美丽卡和赛里斯的城市,其实是存在明显区别的。”
“这一点我不否认。”奎尔·施耐德这几天也见识过赛里斯和亚洲联合体的城市建设水平,比起欧美的城市,肯定是好上很多。
彼得看向高文:“也就是说,赛里斯人打算通过自动驾驶公路来缓解未来的城市交通拥挤现象?”
“嗯。”
彼得提了提眼镜:“我有一点疑问,二层公路的出现会不会影响沿途二三层楼房的采光?”
而高文则根据这些天的一些见闻,给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其实你担心的采光问题,他们大概率不会认为是问题,因为亚洲联合体未来的太阳能发电规模会越来越庞大,他们的居民用电非常便宜,也非常充足,我去那个江博士的家乡参观过,他们的新居民楼里面,都有统一的模拟阳光区域。”
“室内的模拟阳光区域?这太奢侈了吧?”奎尔·施耐德心里面也羡慕了起来。
虽然他们都是欧洲人,但是欧洲人内部之间,也是存在天差地别的。
比如北欧地区、西欧地区、南欧东欧地区,其生活水平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其中北欧的普通人生活水平是最好的,就是气候比较坑一点。
然后是西欧地区的普通人,他们的生活水平还可以,但肯定没有办法奢侈到在城市的居民楼内搞专属的阳光室。
而东欧和南欧的普通人生活水平是比较差的,每个月收入也就一千欧出头,去掉日常开销,基本不会也都是结余。
高文、奎尔·施耐德三人是尼德兰人,加上其家庭是中产,生活水平还是不错的,基本可以和北欧普通人持平。
而高文笑着转过头说道:“你们将现在的赛里斯人,认为是加强版本的北欧人,就差不多可以理解了。”
“还真是羡慕呀!”
“那帮北欧佬确实很奢侈,听说他们冬天一个月要用几千度电。”
高文说了一个冷笑话:“羡慕也没有用,谁叫他们人少地多,还拥有不少资源,咱们尼德兰现在除了红灯区,还有什么优势产业吗?”
“哈哈,你这个澳洲佬,变心得真快呀!”彼得开怀大笑着。
几人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