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30

>   至于年长些的阿哥格格们则提前三天被承瑞和赛音察浑带去西山狩猎,并未留在宫中,地震发生时他们正在河边的空地上烧烤野味,自然有惊无险。而西山是丰台大营的驻地,守将对于这些宝贝疙瘩的到来自然一清二楚,事情一发生,他就当机立断将孩子们请进大营中保护起来,一直到震后余波散去,京城秩序恢复之后,才将这些金贵的主儿护送回宫。

  丰台大营当日值守的将领正是承瑞他们的嫡亲舅舅多毕,宜敏对此自然很是放心,直接派人把孩子们的东西打包送了过来,顺便捎来康熙的口谕,让阿哥格格就住在军营里,跟着自家舅舅好生操练他们一番。

  至于京畿的地动宜敏就无能为力了,后宫不得干政,她无法插手宫外事务,总不能跳出来告诉所有人,她能预测地动的准确时间吧?到时候无论准确与否,都会惹上大麻烦,她自然不会做这种蠢事。

  她所能影响的只有自己的亲人,还有以善亲堂的名义,提前捐些银子让当地官府帮助百姓修缮破屋,希望能借此多少救下一些百姓,再命令手下的田庄、店铺提前囤积些米粮医药,争取在地动后能够立刻进行赈灾施救,除此之外,她真的无能为力了。

  宜敏站在坤宁宫前,想到当年那场波及整个京畿地区的地震,不由得唏嘘不已,在康熙眼皮子底下她根本不敢轻举妄动,也不可能为此暴露自己,做事束手束脚,除了后宫损失不大之外,最终的结果与前世并无多大区别。

  当时她就下定决心必须修缮后宫,只是当时大灾过后到处需要用钱,不是合适的时机,也因为这项工程极为浩大,她需要一个完美的理由和契机,否则前朝那些御史没准就敢指责她奢侈无度,劳命伤财了。直到康熙二十年,她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当时正是深夜时分,延禧宫遭遇了一次突如其来的雷击,引发的天火烧毁了延禧宫的偏殿和大部分主殿,幸而当时废后之事没过多久,整个延禧宫空无一人,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前朝本来还为赫舍里氏一族的处置而争议不休,此事一出,御史们纷纷闭上了嘴,废后住过的宫殿都被雷劈了,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老天降下了天罚,那就是盖棺定论,谁还敢为赫舍里氏说话?

  宜敏对此只是淡淡一笑,深藏身与名,重生的好处大概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先机吧?延禧宫遭遇雷击失火是前世发生过的事情,她不确定今生是否会历史重演,但是不妨碍她促使康熙将赫舍里氏移到此处,幸好最后的结果如她所愿,不但堵住了所有人的嘴,还给了她大兴土木的借口。

  一来紫禁城的殿宇确实年久失修,到了不得不处理的地步,二来刚刚收获大笔横财的康熙财大气粗,自从三藩之乱平定后,三位割据一方的藩王积蓄的无尽财富都被其收入囊中,朝廷的国库头一次如此充裕,康熙的私库更是扩充了十数倍不止,大清处于前所未有的富足时期。

  所以当她借着延禧宫重建的机会,顺势向康熙提出修缮后宫部分建筑,康熙立刻就同意了,很是豪气地大手一挥,决定东西十二宫同时进行修缮,尤其是意义重大的三大殿更是做了重点加固,最后连阿哥所和格格所都重新进行了规划和装潢。

  此番大手笔的修缮工程前后历时两年光景,虽然耗资巨大,但是紫禁城内外焕然一新,不但康熙满意,宜敏高兴,后宫的妃嫔小主们也是欢天喜地搬进了重新安排的宫殿,孩子们也对明亮崭新的居所好感倍增。

  宜敏狠狠松了口气,这下子终于不用住危房了,时刻担心自己的小命了。她废了这么大的力气可不是为了面子,而是她清楚地记得康熙在位期间,经历过的大地震多达二十余次,凡事未雨绸缪才是正道,她可不想某天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被坍塌的宫殿给埋了。

  尤其康熙三十四年的那场“平阳大地震”更是令她如鲠在喉,因为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强度之大、范围之广堪称前所未有!

  北到山西右玉,南达湖北谷城,西至甘肃平凉,东抵山东滕县,地震波及8省120余县,尤其临汾、襄陵、洪洞、浮山等28州县主灾区更是满目疮痍,死亡人数便多达十余万,其余伤者、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胤祉曾为她描述过前往赈灾时的可怖场景,那是令人无法想象的人间地狱,叫她光是听说就已经不寒而栗,也因此将之牢牢地刻进心中。尤其令她难忘的是,这场地震并不是结束,而是仅仅是开始,因为随之而来的还有连绵不断的水灾、火灾,每天都在死人,每一刻都有噩耗传来,整个大清仿佛陷入了天罚之中。

  “地裂涌水,哮哭惊声日夜不绝,民皆露处,黠暴乘间剽掠……”

  “城廓房舍存无二三,居人死伤十有七八。更可惨者,斯时之烈火烧天,黑水涌地,厥后之夏田腾烟,秋陌浮蛙。伤残余生,何克堪此了……”

  即使她当年身处后宫,却也知道灾后的临汾一带存活下来的人数只有区区六万口有零。

  这是何等可怕的数字,相当于是十室九空啊!

  在这等天地伟力形成的大灾难面前,宜敏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渺小,这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扭转的啊!一个京畿地动她都无能为力,更遑论这等前所未有都超级大地震?但是面对数十万条人命的逝去,在明明提前知道会发生天灾的情况下,叫她又如何能够冷眼旁观,什么都不做呢?

  她冥思苦想过许多办法,却发生都不切实际,这等全国范围的灾难,仅凭她一个弱女子如何能救?即便利用钦天监提前示警,但是波及大清近一半版图的灾难该如何预防?没人有这种经验,也无人能够想象那种场景,朝廷也不可能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做一件根本不确定的事情。

  退一万步说,即使朝廷相信了,但是短时间的动作又能产生多大的效果呢?百姓们又会相信吗?会不会因此反而给了有心人可乘之机,利用百姓激起民变,让情况更加雪上加霜呢?

  即使她身怀仙境,手中还握有几份势力又如何?不过是杯水车薪,即便是真仙下凡,面对此等天地伟力恐怕也只能徒呼奈何!

  最终宜敏想通了,指望朝廷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她决定稳扎稳打,用二十年以上的时间来慢慢准备。于是从康熙十年起,她一点点将善亲堂开遍大清各大州府,她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用润物细无声的手法慢慢织网,将善亲堂融入民间百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