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第96章 天时人口论

第96章 天时人口论

  厉鄂此时已经以诗才闻名大周全国,但诗人却难变现银钱,扬州马家兄弟等盐商偶尔资助一二,却不能当常项收入。

  厉家不是什么官绅家族,连书香世家也不是。

  厉鄂少年聪慧,读书有成,但家境贫寒,靠兄长卖烟叶维持家人生计,这样的家境,想接受书香世绅家族系统的科举教育,根本没有这种可能。

  厉鄂功名不顺,早早有文名却无功名,年过四十仍无法安身立命。

  要到年近花甲才混到待选知县,可一直没选上,最后贫病交加而亡。

  此公一来应聘,贾芸立刻给了主编待遇,月俸五十,三节两寿额都是额外给一个月俸禄。

  此外有花红贽敬,算一算一年怕是能过千两。

  这比扬州盐商给的要多的多了。

  那帮子就是找名士文人撑个场面,过后就摞开手了。

  想以此安身立命根本不可能。

  对贾芸来说,书记日报招来一个名闻全国的大诗人,千多两银子不仅值,简直是大赚特赚。

  要知道,这整个时间点,百年之内,写诗没有强过厉鄂的。

  虽说把厉鄂放在唐宋最多三流,放在前明也只是二流。

  但放在伪清康雍乾这近百年时间内,厉鄂就是写诗最强的一位,没有之一。

  写词的有个纳兰性德,放唐宋也算一流,比起超一流还有差距,写诗的诗人伪清这个时间段就差太远了。

  厉鄂入职不到两个月就下定了决心,此后就跟着贾东主干了。

  这一次的风波,这几位主编的着急程度,不逊于那些与贾芸一体的伙计们。

  不光是实打实的银子,众人也看的出来书局日报的影响力。

  他们已经名士,在日报再干一两年,一定会声闻全国。

  到时候可真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了。

  但眼下,还得看贾芸怎么着手解眼下的危局。

  也是众人最为悬心之处。

  别看现在就一群商家跑来退广告。

  若是再不能还击,怕是会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才是众人最为担心的地方。

  ……

  书房中,贾芸已经打好了腹稿,准备开笔了。

  正面还击,不论是与韦期逸论战儒学,或是从细节出发,都是驳不倒对方。

  后世一句话,不要和弱智辩论,他会把你的层次拉低,到达他熟悉的战场,然后轻而易举的战胜你。

  不要自证,自证就输了。

  韦期逸影射贾芸的人品,影射贾芸的用心。

  用儒家的大道理压制贾芸。

  如果贾芸和对方“辩经”,那可正好落到对方圈套之中。

  敌人已经挖好陷坑,准备好索套弓箭等着呢。

  和这帮文官大佬们辩经,那真是自寻死路了。

  没有获胜的可能。

  也不能不加理会,韦期逸可是监察御史。

  写文章不理,接下来就是弹劾了。

  孔子诛少正卯又有什么罪名?

  不都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贾芸不能辩驳,接下来就是心达而险,言伪而辩,记丑而博这些罪名可以扣在贾芸头上了。

  抄没书局,禁毁报纸……

  一整套的操作在后头等着。

  这就是文官设局的厉害之处,看似绵软,但章法严谨,一环套着一环,环环相扣。

  贾芸自不会上他们的当。

  得从自己的角度和长处出发。

  儒家这套天人感应的这套,其实稍微有点脑子的都不信。

  万历年间,儒臣们群起而攻,说万历不够勤政,不敬上天,不法祖宗,在后宫好生气,受饮酒……也不知道他们怎么知道后宫的事的?

  甚至万历和皇后不同房也被上疏说教一通,把万历气的无可奈何。

  当然,万历也不是好鸟,明亡于万历是没有话说,确实如此。

  但后来天启四年之前,朝中基本上都是东林党,是东林党势力最大的时候。

  那时候可谓众正盈朝了,天灾没有了?

  天启年间东林党当国的那几年,天灾一点没少。

  崇祯就是典型的圣君模板,俭朴节约,勤政临朝,不用太监,信重文臣。

  特别是崇祯初的那几年,几乎就是标准的明君。

  哪怕崇祯亡国,李自成和伪清两方面都没有人在道德和治国上说崇祯的不是。

  无非是能力高低,但“君非甚暗”算是盖棺论定,大家都认账。

  那崇祯年间的天灾少了?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