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朝堂上

  “此子放在民间可惜了,但他并无功名,也无军功……”

  隆正帝脸上露出沉吟之色。

  贾芸在贾家的关系和地位,隆正帝早就有过了解,今早看完王朝周期率后,又把中车府,绣衣卫的人叫过来确认过。

  贾芸的父贾琉,祖贾斌,曾祖父贾代仁,贾代仁,是荣国公贾源的庶子之一。

  曾任官大同游击,后辞官回京师赋闲,并无建树。

  贾斌不曾任官,一直在荣国公府打杂帮忙。

  贾琉更是早早死了。

  贾芸少年丧父,居住在贾家荣国府后廊,除了有族产房舍可住外,可以说是贫寒之至。

  其母要纺线和做各种手工活,这才能养活贾芸。

  这些事情人尽皆知,没有什么可避讳和隐瞒的。

  这也叫隆正帝内心更加确定,贾芸可以大用。

  其出身是贾家,但也可以不算是贾家的人。

  和嫡脉不仅无恩,内心反而会有不少嫌隙。

  隆正帝在一段时间内对贾家施恩,但并不代表他对贾家有好感。

  贾家一直站在义忠亲王一边,影响了开国一脉很多权贵高门的选择。

  贾敬更是在义忠亲王被废之后弃官不做,进士身份出家修道,摆明了不给隆正帝面子。

  还有很多小事,令隆正帝对贾家恶感极深。

  这也是贾元春入宫多年一直不受宠信的真正原因。

  否则以贾家女孩子的长相,还有贾元春受到的教育,这样优秀的勋门贵女,最少也该给一个嫔位才对。

  可以说,隆正帝在后来任用贾家的人完全是迫不得已。

  当初有多不情愿,后来清算时就有多狠心!

  贾芸的身份令隆正帝极为满意。

  少而孤寒,受过清贫之苦,知晓民间疾苦。

  有才华,性格佳,待人仁厚。

  听闻对伙计都是极为厚道。

  出身贾家,可以利用上贾家的人脉。

  但又不是正经的贾家人。

  简直是上天赐下来的瑰宝。

  “不能急……徐徐为之……”

  隆正帝越想越激动,原本板着的脸也露出些许愉悦之色。

  但他很快又提醒自己,要戒急用忍!

  不能太冲动!

  少年时他就容易冲动,在诸皇子中得到了易怒,易冲动的评价。

  这导致他后来努力修持,尽量在大事来临时保持喜怒不动于色,时间久了,仿佛自己就是这种寡淡的性格了。

  只有真正了解这位皇帝的人才明白,这是一位易怒,易冲动,也极易动感情的天子。

  ……

  北静王来的稍晚些,他抵达时,内阁的几位大学士,翰林学士,绣衣卫使,还有忠敬王,忠顺王,宁郡王等亲郡王也到了。

  并不是所有亲郡王都要参加朝会。

  是加“内廷行走”衔的才有资格和义务参加朝会。

  有一些老亲王当了一辈子内廷行走,身上多半没差事,就是给个参加朝会刷存在感的脸面。更高一层的就是加“协理内府事”的衔头,帮着掌管内府的亲王管一些宫廷杂务。

  最高层级,就是加“协理内廷侍卫”衔,帮着管理御前侍卫和皇城三卫。

  大周的宗室制度,并非所有皇子都能封王。

  只有少数皇子可以封亲郡王,他们必须学业出色,并且在身为皇子时被下令管理部务,到新皇帝登基之后,掌部务的皇子不再掌实权,因其功绩和表现,加封亲郡王。

  然后就是管宿卫,内府,宗室等事务,朝廷大政不再参与。

  北静王是外姓郡王,但颇得太上皇喜欢,所以加了内廷行走和协理内府事的头衔。

  他的班次当然是在殿中,并且相当靠前。

  金台之上是皇帝,左手侧是翰林学士,然后是内阁大学士,再下来是诸部尚书等文官重臣。

  右手侧是加绣衣卫的武勋勋贵,再下来是诸王,郡王,公,侯,伯,在京节度使等武职官员。

  水溶入班次时,金台当然是空的,没有皇帝等臣下的道理。

  但诸皇子,诸王,公侯,节度使,基本上人都到齐了。

  大殿里也是嗡嗡直响,大家都在议论此事。

  “这贾二先生……算不算危言耸听?”

  “不算,夏,商太远,咱们不提,从成周到秦汉,再到魏晋,隋唐,两宋,元明,确如那贾芸说的那样,王朝兴废,各有周期。然而,都逃不掉大治,守成,大乱,再循环往复的存亡周期!”

  “总结的好啊,先强盛,大家都想王朝兴旺,自家兴旺。然后子孙不肖,开始有诸多不妥之处,但总体还是强势。然后便是吏治腐败,法度废驰,子孙荒唐,接着就是起义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