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摘桃子

  李世民轻抚着案几的边缘,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宫墙,直视那遥远的边疆之地,

  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幽州军,那支铁骑,莫非正是李艺(罗艺被李渊赐姓李)麾下的劲旅,雄踞一方,威震四海?”

  李君羡闻言,躬身一礼,言辞间透露出几分谨慎与深思:“陛下所言极是,幽州军确是昔日幽州王的荣耀之师。

  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近日来,幽州城内风云变幻,微臣心中亦有一惑。

  幽州王及其王府上下,已数日未闻其音讯,仿佛一夜之间,从世人眼中悄然隐去。

  而此刻,统率幽州军的,已然换作了薛万彻将军,其英勇善战,不输前人,但此中变故,实乃耐人寻味。”

  李世民闻言,眉宇间轻轻蹙起,似乎在细细咀嚼着这番话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转折,

  他的眼神中既有对局势的敏锐洞察,也透露出对旧日英雄与今朝新将交替的感慨。

  “薛万彻啊……”他轻声呢喃,仿佛是在回忆,又似在审视,这个名字背后,是另一段传奇的开始,还是一段未知旅程的序章?

  “如此说来,幽州之地,正酝酿着一场无声的风暴,朕为天下之主,竟不知此事?”

  李君羡听完此语,冷汗从鬓边流下,当即跪下道:“陛下恕罪,臣马上安排人员查探。”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好,君羡,朕再给你一次机会,你速去安排,朕,在此静候佳音。”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诸臣各异的神色,气氛凝重而微妙。

  长孙无忌,这位历经风霜的肱股之臣,缓缓步出队列,其声沉稳,如古钟悠扬,穿透了殿内每一寸空间:

  “陛下心中,莫非是疑虑幽州王尚握有一支隐秘之师,此番突厥之祸骤然平息,其背后或有他手笔?”

  李世民闻言,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直视那遥远的边疆。

  他沉吟片刻,字句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细思之下,此情此景,唯有此解方能合理解释一切谜团。”

  言罢,殿内更添几分压抑,众人皆感皇权之下,智谋与猜忌交织的复杂棋局,正悄然铺展。

  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每位大臣心中都翻涌着各自的波澜,却无人敢于轻易言破这无声的较量。

  此刻,杜如晦挺身而出,其声沉稳而坚定,宛若古松立于风中,不摇不晃:

  “陛下,此事颇有蹊跷,细观前日所获之情报,幽州王与突厥之间,似有千丝万缕之联系,亲近之意溢于言表。

  何以一夜之间,竟会对其痛下杀手,且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再者,论及幽州王此人,素来好大喜功,若真有此等灭族之功绩加身,

  只怕早已是四海皆知,传遍天下每一个角落,何至于如今这般悄无声息?此事极为蹊跷!”

  此时,程咬金那标志性的洪亮嗓音犹如雷鸣般响起,穿透了周遭的凝重氛围:

  “嘿,我说诸位啊,你们这心里头转悠的都是些什么弯弯绕绕?

  我老程真是看不明白了。你们这些个读书人,凡事都要刨根问底,累不累啊?

  依我看,这事儿,明摆着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嘛!

  突厥那些个豺狼虎豹,如今一个个都死了,这不是咱们大唐之福,百姓之幸吗?

  咱们啊,目标一致,心往一处使,都是盼着大唐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何必为了些细枝末节,自个儿先绊住了脚?

  真是的,放宽心,往前看,咱们的路还长着呢!”

  秦琼听了此语轻拍身旁之人,语带责备又不失兄长般的严厉:

  “程兄弟,你这憨直性子,我们是在纠结突厥是死是活吗?

  眼下的重中之重,乃是探明何人竟能悄无声息地斩杀这群突厥悍将,

  更骇人的是,我大唐疆域之内,竟潜藏着一支规模庞大的未知军队,人数多达十余万!

  这如同暗流涌动,对朝堂安稳乃至国家安宁构成了何等巨大的隐患!

  你我身为臣子,理当慎言慎行,莫让一时口快,乱了方寸。”

  言罢,他转身面向李世民,躬身行礼,语气中满是诚恳与敬意:

  “陛下,微臣斗胆,为程咬金之无心之语向陛下请罪。

  他性情直率,虽言辞欠妥,却也是心系社稷,望陛下宽宏大量,莫与他计较。”

  李世民轻轻一挥衣袖,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意,言道:“无妨,朕岂是那般轻易动怒之人?

  他言之有理,众卿围坐此间,唇枪舌剑,却也未能决出个万全之策,

  倒不如暂且搁置,让百骑司的勇士们先行探秘,或能有所斩获。”

  言毕,他目光深邃,似已洞察世事。

  杜如晦见状,眼中闪过一抹精光,适时进言道:“陛下圣明,但此实为天赐良机!

  突厥之患久矣,今既无人敢当全歼之功,何不由我等挺身而出,揽此伟业于身?

  时下,天下民心浮动,正需一桩振奋人心之壮举,以彰显我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