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1403章 司马之殇

第1403章 司马之殇

>
  井陉是从晋地穿越太行山,进入河北的最重要道路之一。

  而苇泽关又是井陉最重要的门户,一但有失,则汉军就能源源不断地通过井陉进入河北。

  所以在太傅夫人病亡治丧的时候,太傅府门前车水马龙,人人如丧考妣。

  在不知情人的眼里,只道太傅夫人当真是彼之亲生阿母一般。

  但来吊唁的这些人,大部分却是别有目的:

  贼首势大,苇泽关的守将究竟能不能挡得住那冯某人?若是不能,那太傅何时亲自领军前往?

  在这种紧张中又带着些许恐慌的气氛中,张春华的葬礼一切从简。

  仅用三天就处理完张春华后事的司马懿,脸上的倦容更甚,身子越发地佝偻起来。

  若是换上一身农人的衣裳,远远看去,和一个常年挑着重担,最终被担子压弯了腰的老农人没什么区别。

  根本看不出半点养尊处优的模样。

  上半个身子几乎都伏到案上司马懿,眯着眼睛,有些吃力地看着下面送上来的公文。

  看得稍微有些久了,他就觉得眼睛干涩,不得不用手不断揉上一阵。

  直至把眼泪都揉出来了,让眼睛感觉舒服了一些,然后这才能接着继续看。

  事实上,这些公文大多都算不上很重要的事情。

  眼下最重要之事,自然是前方的战事。

  无论发生什么事,战报都必须第一时间送到自己手上,这是司马懿定下的规矩。

  至于司马懿手里现在处理的公事,换成以前,至少有大半是用不着亲自翻阅。

  什么某个县又有十几户农人弃耕而逃,不知所踪。

  什么某个屯田客府的屯田客又造反了,然后被镇压了下去。

  什么哪个县的赋税又没能按时交上来……

  林林总总,大事没有,但小麻烦不断。

  作为四朝元老,司马懿深知一个事实:大魏在文帝在位时就已经出问题了。

  现在自己现在所遇到这些问题,在文帝时就已经不断出现。

  归根结底,这类问题,绝大多数时候,都可以追溯到一个根源,那就是地方豪强和世家大族。

  当然,现在可能还要加上一个汉国。

  农人逃耕,可能是被大户藏起来了,也可能是逃到西边的汉国去了。

  屯田客造反,十有八九是屯田客府与大族相互勾结,造成屯田流失,屯田客不堪重负。

  赋税收不上来,这个是最致命的,同时原因也是最简单的:

  地方大户把耕地都占完了,又把人口都藏匿起来,到哪里收税去?早年八牛犁从蜀地流传出来的时候,无论先帝还是朝中有识之士,皆道这是天佑大魏。

  因为大魏从此不用再担忧粮食问题。

  甚至还有人借机嘲笑蜀地诸葛亮愚昧,冯明文无知,如此国之重器,却不知保密。

  只待大魏粮食富足,区区蜀地,指日可平矣。

  八牛犁的出现,确实是在最初几年帮助大魏多收了不少粮食。

  所以大魏这才能在西边连连失利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组织大军对抗汉军。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大魏在得到八牛犁以后,仅仅是过了几年好日子,就开始付出沉重的代价: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八牛犁极大地助长了豪强世家的贪婪。

  有了八牛犁,他们可以越发轻松地侵吞下早年因为人手不足而无法侵吞的田地。

  大魏的土地兼并之风,在八牛犁出现后,反而是越发激烈起来。

  而这一切,又反过来让世家大族的实力越发快速膨胀。

  以先帝之能,屡次欲加遏制,最终却是不了了之。

  想到这里,司马懿面色愈发沉重,他放下公文,站起身来,走到窗边,呆呆地站在那里,思绪万千。

  八牛犁本就是冯永制作出来的,他不可能不知道此物对耕种作用之大。

  但以诸葛之智,以冯永之谋,却仅仅是保密了两三年,就主动送至吴国,然后再流传至大魏。

  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八牛犁更适合中原,但仍是放任八牛犁流传开来,难道他们就真的一点不担心?

  还是……

  其实是有意为之?世家大族,如同一个饕餮,吞食着所能吞食的一切。

  就算大魏偶有所得,最终亦不过是成为这头饕餮的养料。

  所以冯明文在未至弱冠时,就已经看到了大魏的最大弱点所在?一念至此,司马懿的心情已经快要抑郁了。

  诸葛亮虽多智,行事仍有迹可循。

  冯明文之多谋,其法却是前所未闻,可谓近乎妖耶?和这样的妖人做对手,委实让人身心憔悴。

  “冯明文……冯明文……深谋远虑……”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