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1265章 棋子与棋手

第1265章 棋子与棋手

/>
  裴潜加重了语气,“他能给胡夷之辈一条活路,又怎么可能把大汉士吏逼上绝路?”

  大汉的南中,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已经重新凿通了秦时留下的五尺道,重新恢复了传说中的交易盛况。

  驰名于世的红糖,有一部分就是产自南中。

  而被那些商队护卫脚夫等追捧的蜜酒,更是仅产于南中。

  就连夷人子弟,都能上学堂,甚至能被保举至长安求学。

  “是了,裴公这么一说,我倒也是想起来了。当年最惨的蜀地李氏宗房,听说现在都有子弟在凉州入仕……”

  不单单是凉州,蜀地世家虽说前些年元气大伤,但现在不说是入仕,就是冯某人一手建立起来的皇家学院,都没有拒绝他们入学。

  有人眼睛就是一亮,试探着问道:

  “裴公是说,吾等亦有机会?”

  裴潜高深莫测地一笑:“机会是给有心人的。”他看向众人,“大汉对世家大族的态度,想必大伙是清楚的。”

  他叹了一口气,“以后啊,吾等这些大族,想要再像这些年肆意自在,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这句话,真是说到所有人心里面去了。

  是啊,大魏文皇帝登基以后,大伙都以为,世家大族最美好的时代要来临了。

  谁料到好日子才没过几年,季汉又从蜀地冒了出来。

  而且才短短十余年,就打得大魏接近分崩离析。

  这刘氏,莫不成当真是天命所归?“季汉才刚光复了关中,天子就立刻迁都长安,现在又要迁关东大族入关中,依老夫看来,这是打算欲效前汉啊!”

  “故而老夫以为,大伙还是尽早做打算才是。前汉欲抑关东豪族,却是成就了五陵之盛。”

  “如今季汉欲抑吾等关东世家,而现今关东世家,不知比前汉豪族,强了多少,难道吾等,就不能反客为主,再造一次五陵盛况?”

  单单一个平陵,在前汉就出了五位丞相。

  其中有名的京兆韦氏,在前汉时就是三世三公,四世封侯的关内望族,亦是迁居平陵邑。

  看到大部人脸上仍是有犹豫之色。

  裴潜继续说道:

  “老夫知道,要让大伙抛弃家业根基,迁来关中,可谓是关系到整个家族生死存亡的大事。”

  “但凡有得选择,又有谁愿意这般做?只是以冯明文之心性,一旦下令施行,必然是霹雳狠辣手段。”

  “到时就算以天下之大,尔等又将何以避之?故而我才劝诸位,还是尽早做好打算才是。”

  有人长长叹息:

  “裴公,反客为主,再造五陵之盛,说得轻松,但真要做起来,又谈何容易?”

  “吾等怕只怕,到了关中,便成了冯明文刀俎下的鱼肉,任其宰割矣!”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毕竟冯文和之恶名,名闻于世啊。

  岂料裴潜似是早就料到对方的担忧,但他见呵呵一笑,变戏法般从袖兜里拿了一卷纸:

  “吾岂不知诸君所忧?吾虽在朝堂上被冯明文所辱,但终究还算是有几分薄面。”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纸张摊开,“冯明文势大,天子也不好在明面上驳他的面子。”

  “故而天子在第二日,特意把老夫我传入宫中,温言宽慰了一番。最后在老夫出宫前,陛下还给了老夫一份东西。”

  听到裴潜这么说,所有人不禁都把目光投到那份纸张上。

  “冯公,你是在座的德高之辈,不如就由你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被称作冯公的老者,好奇地接过裴潜递过来的纸张,才扫了一眼,就“咦”了一声。

  “通邑第一个五年计划疏?”

  这是什么古怪文书?冯公念了第一句,又忍不住地抬头看向裴潜。

  裴潜笑而不语。

  冯公只好继续念下去。

  《通邑第一个五年计划疏》,不但规划第一个通邑所在,同时还详细说明了通邑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这里面不但有讲到如何利用通邑连通长安与九原,而且还涉及通邑将来的发展方向。

  “河南地(即河套地区,非河南郡)水草丰茂,土地肥沃,亦耕亦牧,畜牧天赐之地。”

  “然地广人稀,曹操又尽迁汉人入太原,导致河南地尽被胡人所据,令人不胜惋惜!”

  “若是能得关中之力,重设关塞边城,前汉牛羊马匹遍布大河南北之盛况,未尝不可见。”

  “又有羊毛乃民之所日用,九原正是良地……”

  别的不说,光是听到这个毛料,就已经有人眼睛一亮。

  对啊,九原的羊毛也好,毛料也罢,只要运往长安,那必然要经过通邑。

  而长安运往九原的各类物资,也同样是通过通邑中转。

  这这这!羊毛,毛料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