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1106章 秦博到来

第1106章 秦博到来

sp;“区区一个曲长,就能用百炼斩马刀?这,这,怎么可能!”

  朱据点头苦笑:

  “若非亲眼所见,吾亦难以相信。”

  说到这里,他不禁长叹了一口气,“怪不得汉国这些年来,屡战屡胜,光在兵器上,就胜魏国多矣!”

  前汉为何能一汉当五胡?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前汉士卒所用的兵器及强弓硬弩,胜胡人多矣。

  再加上国力强盛,又再压胡人一头。

  故而这才能大杀四方。

  以前未至汉国,只道汉国军中所用,与大吴差不了几分。

  没想到如今亲眼看到汉国军中兵器,这才知道,汉国军中所用,相比于大吴与魏国,竟是隐隐类似前汉对胡人的那种优势。

  感受到这一点的朱据,内心极为不安。

  看到朱据这般模样,秦博不禁好奇问道:“不知比当年陛下在武昌所铸刀剑如何?”

  朱据摇头叹息:“虽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汉国军中,就算是普通士卒所用刀剑,就足以与陛下在武昌所铸刀剑相比。”

  秦博一愣。

  陛下曾让人采武昌山铜铁,铸千剑万刀,各长三尺九寸。

  这批刀剑,比起普通刀剑,强上许多。

  陛下甚至还从这批刀剑里,拿出一部分与汉国换了不少毛料。

  没想到朱据竟然说汉军普通士卒的刀剑,就能与那批刀剑相提并论。

  这怎么听怎么不靠谱呢?

  若是汉军普通士卒所用兵器,就如此厉害。

  那当年陛下怎么能换回毛料?更别说汉军军中曲长就能用上百炼斩马刀这类的话。

  这可能吗?

  莫不是当真欺吾不懂军中之事?别的不说,一把百炼斩马刀,那可就是世人眼中的宝刀。

  在大吴少说也值数万钱——是五铢钱,不是大钱。

  莫说是曲长,就是一般的将领都用不起。

  这朱子范出身吴地朱家,向来轻视钱财,花钱大手大脚。

  以前就听说,他经常得到陛下的赏赐,再加上俸禄丰厚,居然经常不够用。

  想起陛下常常为府库不足而发愁,再想起校事府为了陛下,为充盈府库费尽了心思。

  朱子范这些人,又如何什么叫民间疾苦!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秦博心里冷哼,脸上神色却是不变,配合着朱据的话,连连点头:“原来如此,怪不得,怪不得汉军能屡胜魏贼。”

  言毕,他又叹了一口气:

  “陛下这一回派我过来,正是因为看到朱将军信中所言,这一具铁甲骑军所费,实是太多,所以有所疑惑。”

  “此时听到朱将军这么一说,原来确实是有原因的。”

  没曾想朱据听到秦博这么一说,不禁就是有些着急:“陛下是嫌铁甲骑军所费太多?”

  秦博这个时候,如何会泄露口风,但见微笑道:“此乃军中之事,吾如何得知?陛下让我过来,可没叫我与朱将军讨论这个。”

  陛下是让我去和冯君侯讨论,可不是与你讨论。

  再说了,若是与你说得太多,坏了校事府的事怎么办?看到秦博打马虎眼,朱据更急:“铁甲骑军乃是国之重器,汉人以三千之数,就能破魏贼十万之众,可见战力之强。”

  “我大吴师从汉国,未经实战,最好还是一切按汉国要求来,否则,万一有差,则悔恨不及。”

  秦博闻言,只是打了个哈哈:

  “朱将军,我说过了,军中之事,吾如何知晓?朱将军有任何问题,皆可送信给陛下,向吾说这些,又有何用?”

  朱据一再追问,秦博只是不言。

  两人话不投机,秦博于是起身告辞。

  朱据在秦博走后,又细细地想了一下秦博方才之言,越发觉得陛下似乎对铁甲骑军另有想法。

  他在庭院来回走动了一会,一边喃喃自语:“不行,陛下派吾来汉国,就是为了习得汉国骑军战法,而铁甲骑军,则是重中之重。”

  “陛下远在吴地,不知此间要害,这等军国大事,吾须得跟陛下详细说清楚才行。”

  下定决心,他又立刻写信,信中强调了汉军兵器盔甲之优,建议孙权第一批铁甲骑军最好完全按汉国标准组建。

  他却是不知,秦博说不懂军中之事,又有意无意透露了孙权的意思,不过是试探朱据的看法而已。

  待他以孙权的名义打探出了朱据的真实意思,心里就已有了计较,于是开始安心等待冯君侯的归来。

  冯君侯回到长安的日期,比想像中的要迟一些。

  即便如此,他仍没有时间去九原,而是从雁门直接回转。

  得知吴国又派出了使者秦博过来,冯君侯有些疑惑:“天子又没迁都,吴国派出的使者,不是应该去汉中么?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