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1055章 余波(四)

第1055章 余波(四)

  心里这么想着,孙权却是做出受教的模样:

  “丞相所言甚是,出兵之事,吾自会好好再思虑一番。关于汉国丞相病逝之事,丞相觉得,吴汉两国之间,可会有什么变数?”

  顾雍捋了捋胡须,沉吟着说道:

  “若论起协助陛下治理国政,老臣自知无不言,但若论起吴汉两国邦交,无人能过上大将军者。”

  “陛下与其听老臣愚见,不若派人前往武昌,垂询上大将军,看看上大将军意见如何?”

  孙权闻言,脸色再次一僵。

  “丞相自己都说了,乃是协助朕治理国政,这两国邦交之事,亦算得上是国政,丞相难道就真没有一点想法吗?”

  顾雍听到孙大帝连“朕”都说出来了,知道陛下今日是一定要自己给个说法。

  当下无奈,只得说道:“陛下但有所问,老臣岂敢不言?”

  “丞相请说。”

  “老臣曾闻,刘玄德殁后,蜀地上下,皆是惶恐不安,汉国丞相曾前往锦城外庄子,见一少年。”

  “那少年向汉国丞相提出北拒魏贼,东和大吴,南定蛮夷之策,彼时有不少人皆是不解。”

  “甚至有人直言那少年不过是巧言令色之辈,幸好汉国丞相不听流言,坚持派使者向东。”

  “这才有了后来汉吴互尊帝号,共誓伐贼之盟。”

  听到这里,孙权猛地醒悟过来:“丞相所言,莫不是就是那个冯明文?”

  “正是。”

  孙权叹息:“冯明文确实是年少有为,文武皆备,乃世间少有的俊杰。”

  想起此人的文采过人,还有那更出名的赫赫武功,孙权亦不得不承认:

  关家虎女不嫁太子,却甘愿嫁当时不过略有名声的冯明文,确实是独具眼光。

  顾雍不知道孙权心里正在想什么,他自顾地继续说道:

  “听闻那冯明文,与汉家天子私交甚笃,放眼汉国,日后最有可能接替汉国丞相者,莫过于此人。”

  “陛下若是欲知汉国丞相去后,汉国君臣如何看待吴汉两国关系。臣建议,一是立刻派出使者前往汉国哀悼。”

  “可以借机试探汉家天子的态度,二是派人与那冯明文交好,借彼之手,劝说汉国天子继续与大吴交好。”

  “唔唔……”孙权下意识地捋须起来,“听闻冯明文正领军驻在关中,如何派人前往?”

  冯明文与刘禅私交甚好这个事情,乃是蜀地皆知的事情。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听说那兴汉会,最初还是冯明文借助了皇家的关系,这才得以快速发展壮大。

  想起此人能文能武又会赚钱,还一心忠于刘氏,就连赚钱都从来不忘皇家。

  回头再看看江东各大家族的吃相,孙大帝心里就是一阵膈应。

  为何好臣子总是别人家的?

  “陛下,如今汉国之中,善战者莫过于冯明文,而善于骑战者,更是非冯明文莫属。”

  “大吴与汉国有约定,吴教汉操船之术,汉教吴骑战之法,今汉国已派人来学操船一年矣。”

  “而大吴,却仍未派人前往汉国学骑战之法,现三国休兵,大吴向汉国重提此事,正当其时。”

  听到顾雍这么一说,孙权顿时一拍大腿:“对啊!大吴屡在魏贼手上吃亏,不就是没有可堪与魏贼相比的精骑?”

  冯明文屡次领骑军大破魏贼,可见深得骑战之妙。

  派人前往汉国,正好向他学习如何破魏贼的精骑。

  “只是这学习骑战之法的将军,又当派何人前往?”

  “冯明文文武皆备,光是派武夫前往必不可行,陛下可从诸将中挑出文武兼备者前往,也免得汉人轻视我大吴。”

  孙权点头,赞同道:“此言甚善。”

  想起军中诸将,多是轻率,特别是江边诸将,经常上书陈述,欲有所掩袭北境。

  只是多是小打小闹,即便得手,亦不足以曜威损敌,此实不过是欲邀功名而为其身,非为国也。

  孙权叹息:“若是吕子明(吕蒙)尚在,吾不致为难。”

  此言一出,顾雍顿时大惊失色。

  陛下,就算吕子明尚在,你让他去汉国,怕不是让他去学骑战之法,而是存心让他去送死的吧?

  难道你不知道,冯明文是娶了谁为妻?

  孙权有些无可奈何地说道:“如今军中,除上大将军以外,谁又能文武兼备?”

  顾雍想说这事要问上大将军,但想了想,终于还是忍下去了,没有说话。

  陛下是在问自己国事,若是开口闭口都是提起上大将军,那就显得自己这个丞相实是太过无能了。

  虽然这个问题确实问上大将军比较稳妥一些。

  孙权等了半晌,也没有从顾雍那里得到答案。

  因为顾雍没准备给孙权答案,这种事情,非他所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