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725章 第0736 联手

第725章 第0736 联手


  他自视甚高,即便地位与自己相等者,亦少有往来,唯有丞相,能与他来信。

  如今有失势之险,却不得不忍受这等耻辱,当下胸中起伏,激愤无比。

  他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上脑门,正欲高声斥责。

  这时,反倒是杨洪站了出来:“陛下,老臣以为,孙权僭越称帝,确是大逆不道。”

  “但即便大汉如今平复陇右,亦不过多有四郡之地,于曹贼十州之地,不过九牛一毛。”

  “若此时绝东吴之盟,大汉便是以四郡一州之地,抗曹贼孙吴十二州,何其难也?故老臣以为,中都护所言,确有道理。”

  杨洪站出来支持李平,实是大出众人意料之外。

  阿斗敬重杨洪,相父北伐时,李平在江州有异动,还是杨洪以重病之躯,对阿斗进言献策,这才让他安下心来。

  若换作别人赞同李平,阿斗都可以怀疑这其中有什么勾结。

  但杨洪赞同李平之言,那就说明,李平之言,确实有一定道理。

  ……

  得知中都护李平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与吴绝盟,兴汉会的人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即便不用上朝,他们也知道,与吴国绝盟这种事情,说说可以,但真要做,却是不易。

  作为北伐时期出力甚多的他们,清楚地知道,去年给北伐大军供应粮草的艰难。

  光是东风快递所用的滇马,去年就损耗了不少。

  若不是滇马长得快,一年半就可以开始驮成马的大半重物,越巂牧场所产的新马未必能填补上空缺。

  再加上越巂北边的汉嘉郡夷人多有养马的羌氐部族,这才保持东风快递运输的通畅。

  所以兴汉会的众人此时终于隐隐明白李遗当日所言之事,究竟是为何。

  建兴七年,李平应朝廷之命,回锦城领丞相府诸事。

  同时因为北边关中曹贼异动,李丰领两万江州军北上支援汉中。

  向宠任巴郡太守,治江州。

  陈到任永安都督,兼巴东太守,治永安。

  关中曹贼的异动,连江州兵亦不得不北上,压住了绝东吴之盟的声音。

  丞相对大汉兵力的调动,已经隐隐表明了一种态度。

  果不其然,汉中丞相府的奏表很快送到了锦城。

  里头不但同意了李平的说法,同时还指出:

  若是绝东吴盟约,会与东吴成为仇敌。到时大汉必然要增兵南边与东吴相持,如此只会让北贼得计,非上算之选。

  大汉两个辅政大臣意见极为难得地一致,终于压倒了所有的反对声音。

  戏剧性反转让人有些措不及防。

  虽然这种变化如同雾里看花,让人很是捉摸不透,但李平交出了手中的军权,表明着两位辅政大臣之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结果是意料之中,但又有些意料之外。

  李丰领两万江州兵增援汉中,极大地增强了汉中丞相府所能调动的军事力量。

  因为这两万江州兵,有一部分是先帝驾崩前交付给中都护李平的,乃是少有的精兵。

  大汉丞相诸葛亮把李丰调入丞相府,参赞军事。

  蜀中的波澜并没有影响到冯永。

  六月的陇右,并没有发生许二娘所担心的大范围蝗灾。

  胡人信天神信山神信羊神,但似乎没有信蝗神。

  冯校尉一声令下,不但在蝗虫出来之前,就多用水灌地,同时还在蝗虫出来后,在它们尚未能飞时进行扑杀。

  狗管事端木哲从南乡调了不少好狗过来,又在平襄开了一个狗场,日夜护卫鸡鸭。

  李同带着派给他的人,孵化养殖了半年的鸡鸭,可以比较安心地漫山遍野地放养。

  虽然被野狐黄鼠狼之类的叼走不少,有不小的损失,但只要能止住蝗灾的苗头,那就是值得。

  基层官吏用学堂学生和南乡出身的南乡士卒的好处就显示出来了。

  执行力极高,一纸公文下去,再加上下派地方的巡查组,护羌校尉所辖的胡人之地,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不想今年草场被蝗虫啃光就按官府的话去做!不想今年白灾来的时候被饿死就按官府的话去做!

  不做就吃鞭子,毫无道理可言。

  反正冯君侯是山神的传人,他的话肯定是对的。

  与护羌校尉治下相比,反倒是在陇右都督府的治下,出现了小面积的蝗灾。

  虽然冯永提醒过这个事情,但有些事情,并不是说知道了会发生就能避免。

  质疑,效率的缓慢,甚至地方乡老的抗拒等等,诸如此类。

  能在出现蝗虫出现的时候进行扑杀就不错了,还想在出现之前就防治?想多了。

  没影的事,谁会相信?就算是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