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689章 商议

第689章 商议

好经营一番,让李家成为汉阳郡郡望,那就是自然而然。

  按南乡的经验,甚至用不着两代三代,乃至五六代,只要不出错,说不定一代人的努力就够了。

  “谢什么?你是我冯家人,李家和冯家就算是亲族了。你们把家族迁到平襄,对我也有好处。”

  冯永靠在椅背上,闭眼享受李慕的按摩,开口说道,“对了,眼看着再过几天就到新年了。过了新年,那就是开春。”

  “开春雪化得快,到时候你准备一下,赶回南乡。唉,你是不知道,这几天四娘从南乡那边连送了几封信,都是催着让我放你回去的。”

  “光看她写的信,我还以为南乡天要塌下来了呢!看来南乡那边,还是离不开你。”

  李慕轻笑一声:“妾知道了。说起来,妾走得确实有些着急,没把事情安排好,就全都托给了张小娘子,是妾考虑不周。”

  想起四娘在信中气急败坏的语气,冯永甚至可以想像她叉着腰指着自己鼻子骂人的模样,脸上不禁现出笑意。

  “回去后,有时间好好教教她。还有,到时候让李同和许家二娘子也到平襄来。今年开春后,陇右要抓紧时间耕种。”

  “许家二娘有经验,让她带着人过来指导一下。”

  推广粮食与竽头的种植比例,就是许家二娘的功劳。

  竽头产量高,是非常重要的备荒粮食。

  只要每年在地里种上小比例的竽头,就可以不用担心一年的灾荒。

  更重要的是,芋头茎叶又可以作为猪食,极大地减轻了养猪的负担。

  唯一所需要担心的,就是竽头对水肥的要求比较高。

  但自从有了牧场,这肥料之事,已经不用太担心。

  再加上高筒水车,在陇右种竽头,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所以光是提出种竽头备荒,增加口粮的多样性,减少养猪成本这个功劳,就足以让冯永铭记在心。

  更何况这几年来,她带着人,总结出不少的耕种经验。

  让她继续呆在南乡那里,委屈人才了。

  现在的陇右,可不比后世的黄土高原,乃是山青水秀,土地肥沃之地。

  让许家二娘子带人过来推广耕种技术,正是人尽其材。

  “让许家二娘子过来妾可以理解,可是男君不是说过,要让阿弟在南乡好好畜蜂么?”

  李慕提醒了一声。

  “陇右这边,以后要开牧场,不耽误养蜂。更重要的是,今年开春后,我要在陇右大量养鸡鸭,需要他过来主持这个事情。”

  “再说了,你们李家以后不是要到平襄发展吗?李同是你弟弟,若是他这一回表现得好,想来以后他在李家,自会有一份地位。”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听到冯永这个话,李慕的身体一下子燥热起来:“妾实不知当如何谢过男君……”

  即便是冯永没有转身去看她,也能感受到她话语里的那份火热情绪。

  冯永古怪一笑,“先别忙着谢。李同之事,还要四娘同意,到时候就看你如何说服四娘。”

  李慕咬了咬嘴唇,俯下身来,在冯永耳边轻轻地说道:“妾明白了。此事就交予妾就是。”

  声音充满了甜腻,风情与平日里在外人面前的表现大是不同。

  也不知是不是酒喝得太多,冯永又觉得有些口渴起来。

  “嗯,最后一事。”冯永强自镇定地说道,“你回南乡后,多关心一下学堂那边。魏容但有所求,尽量满足。”

  “后面这几年,学堂的学生肯定是不够用的,学堂能教多少学生,尽量多教一些。”

  “阿梅,明日记得提醒我,把越巂的幺妹调到南乡,让她管南乡的养殖之事。”

  正在炕上准备睡前准备工作的阿梅低低地应了一声。

  “听说幺妹乃是男君亲自教的祝鸡翁之术,为何不让她也到陇右来?”

  李慕好奇地问道。

  冯永轻轻一笑:“我本意是让她来陇右的,可是魏容被派到南乡去主持学堂了,为了能让他安心教学生,所以只能让幺妹也去南乡了。”

  李慕啊了一声,听明白了冯永的话,有些迟疑地问道:“男君,那魏家郎君,好歹也是魏将军之子,幺妹……”

  “屁的魏将军之子!”冯永骂了一声,“魏容是我的弟子,又是从庄子上出去的,幺妹哪里配不上他?”

  说着又叹了一口气,“倒不是我喜欢给别人做媒。只是细君跟我说过,这两人同在越巂时,她有好几次都看到他们之间有些古怪。”

  “魏容这孩子,也算是我的开山大弟子了。幺妹当初进府的时候,大概也就这么高吧?”

  冯永闭着眼,随意比划了一下,“这一眨眼,快五年过去了。既然两人互有情意,那我也不好阻拦。”

  “毕竟他们这几年来,都算是帮了我不少忙。换作别的人家,自然不愿意魏容娶幺妹,但在我这里,我没理由阻拦。”

  “那魏将军那边怎么办?”

  李慕轻声问道。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