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554章 司马芝(先发一个大章,晚点发)

第554章 司马芝(先发一个大章,晚点发)

睿的眼,同时曹睿趁着登基时大封众臣,给司马芝也赐了一个关内侯的爵位。

  所以说,司马芝身上的爵位,以及简在帝心,皆是用曹洪的脸面换来的。

  虽然这个事情最后没有波及曹洪失而复得的官位和爵位,但也令他的脸面尽失,又怎么能不对司马芝恨之入骨?

  如今曹丕已死,曹睿又是他的侄孙辈,再加上太皇太后的撑腰,不管如何,曹洪也算是历经三代的皇室宗亲。

  所以就算是平日里奈何不了司马芝,但趁议论朝政的机会折辱一番,也算是小小地报了仇。

  司马芝闻言,脸都胀红了,怒视曹洪,“后将军何故辱人太甚!”

  老子为什么要辱你,你当真不知道?曹洪脸色一沉,问道,“司马芝,你此话何意?难道我论及武皇帝,哪里说错了?”

  曹洪早年跟随曹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甚至还曾救过曹操的命,深得曹操所重,同时亦深知曹操之心。

  曹洪的话,紧扣着曹操以往所为,让人根本无从反驳。

  司马芝双目圆瞪,急步上前,看样子似乎就要与曹洪扭打到一起。

  看到司马芝的神色不对,维持朝堂秩序的御史连忙喊了一声,“河南尹司马芝,朝议时烦请答疑!”

  司马芝这才清醒过来,被迫生生地停下脚步,深吸了一口气,平息了一下心情。

  他深知如今的朝堂之上,多是宗亲权贵及世家豪族,再不复武皇帝当年唯才是举的盛况,但即便如此,难道他就会退缩了?

  “武皇帝自然没错。但后将军说论及芝的出身,那却是大谬!当年武皇帝扫定天下,曾三下‘求贤令’,不论出身,唯才是举。”

  “后将军从早年就追随武皇帝,不会不知道这个事情吧?芝虽出身贫寒,但正是因为得了武皇帝的赏识,这才得以入仕。”

  “如今后将军却论及芝的出身,可是觉得武皇帝做法是错的?”

  曹洪一时语塞,悻悻地说道,“武皇帝自然没错。”

  曹洪扣死曹操对待胡人的态度,让司马芝无从反驳。

  但司马芝也是扣死了曹操的“求贤令”,让曹洪无从反驳。

  一时间,这个议题竟是就此僵住了。

  众人看到曹洪认怂,当下又复转失望,同时心里暗暗道,“这个司马芝,平日里不识好歹就算了,没想到口舌竟也这般厉害。”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坐在上头的曹睿把所有人的神色都看在眼里,眉头微微一皱,目光再在重臣里扫了一圈,心头又是一凛。

  先帝遗诏里的四位辅政大臣,有两位是曹家宗亲,剩下的两位,陈群是出身颍川世家,司马懿是出身河内世家。

  大魏为何能这般轻易地代汉而立,曹睿心里自然是有数的。

  正是因为有数,所以当自己当了天子后,坐在这个位置上思考问题,曹睿这才发现,以前对曹家有利的条件,对天子未必有利。

  先帝安排一半宗亲,一半世家给自己辅政,看来就是为了让他们互相制衡。

  想通了这一点,曹睿再一次看向底下的重臣,目光掠过前面的宗亲和重臣,最后停在一个人身上。

  “刘侍中,你觉得如何?”

  武皇帝扫荡群雄,建下霸业,除去众多猛将相助,还有荀攸、贾诩、郭嘉、程昱、荀彧、司马懿、陈群、刘晔、董昭等才策出色的众多谋臣。

  最值得称道的那些元老谋臣,如今唯剩下司马懿、陈群、刘晔、董昭等几人。

  司马懿与陈群是辅政大臣,说话份量太重,若是开口定下基调,以后想调整都难。

  而且他们两人背后是世家大族,立场未免有些偏颇。

  董昭的侄女嫁给了司马芝,两人是姻亲,需要在此事上避嫌。

  唯有刘晔,虽然也是高族名门,但他有一个特殊而敏感的身份,那就是他乃光武帝之后,算是汉家皇家宗室,所以他虽有佐世之才,为人却是谨慎小心。

  也正因为他的谨慎小心,所以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先帝视之如心腹,如有疑问,则多有相询。

  刘晔听到皇帝询问,连忙站出来,“回陛下,臣以为,武皇帝之法不可废,胡人素无礼仪,畏威而不怀德,不可轻易拿来与大魏百姓相提并论。”

  这话说得有些圆滑,表面看起来是赞同曹洪的话。

  但实际上最后一句,却在暗中赞成司马芝的善待百姓之语。

  曹睿听到这里,心头一动,点了点头,“也罢,此事以后再议。”

  待退朝后,曹睿秘宣司马芝。

  “司马爱卿,方才在朝堂上,我观你多受刁难,似有未尽之言,不知可否在此处说与我听?”

  曹睿把宫人都屏退,开口问道。

  司马芝走出太极殿后,本已有些心灰意冷,没想到能被皇帝私下召见,再一听到这个问话,当下激动得浑身发抖。

  “回陛下,臣确有谏言,欲表于陛下,只是忠言逆耳,恐陛下不悦耳。”

  曹睿笑道,“既是忠言,又何来不悦之说?请试言之。”

  “那臣就大胆直言一回。”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