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432章 哪有平白的好事?

第432章 哪有平白的好事?

  第432章 哪有平白的好事?

  “堂郎县?”冯永和关姬对视一眼,这不正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对,堂郎县。堂郎县西靠越嶲,南接味县,那雍闿曾盘踞于此,由是堂郎县百姓流离,土地因此久废不耕。若是冯郎君有意,只要在那里重新开出庄园,想必会省下不少力气。”

  熟地重新耕作,当然要省不少力气,只要把杂草一除,再加上八牛犁或者曲辕犁来个深翻,基本就差不多了。

  当然,如果再讲究一些,可以先种一季菉豆。

  但甘蔗这种东西,本就是长得高大,只要有底肥,前期细心照顾一些,等它们长高起来,底下基本就没什么阳光了,杂草长得要比种其他农作物的田地稀疏得多。

  到时候让人再清除一下,不是什么大问题。

  所以不种菉豆直接种甘蔗,也是可以的。

  而且堂郎县南部正好是五尺道经过的地方,交通也算是方便。

  但关键就在于,既然堂郎县这么一块大肥肉,为什么朱提郡的众官员都视而不见,直接拱手让给了自己?难道朱提郡的官员都是安贫乐道之辈?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

  一郡之地的官员里,可能会有那么一个两个三个会临官忘家,舍小家为大家。

  但大多数人还是会小家为先。

  如果朱提郡全郡的官员当真都能做到“临官忘家”,冯永就敢去锦城墙头直播如何用旗杆上吊自杀。

  看看汉中就明白了,大汉的勋贵为了能多开点地,连民团这种披了一层外衣的捕奴队都能整出来,还有什么是他们所不敢的?跟着先帝拼死拼活,为的不就是谋一份从龙之功?有了从龙之功以后呢?还不是为了能有一份传下去的家业,最好传子传孙传个千秋万代不断绝?

  家国家国,当然是先家后国。

  先国后家的也不是没有,但很少,所以才会被世人所尊重和敬仰。

  先家后国才是主流,越是历史悠久的世家,这种观念越是牢固。

  所以大汉才会在世家的冷漠旁观中,甚至在世家的推波助澜中轰然倒下。

  到了世家当权的西晋,他们甚至会为了自己的争权夺利,主动肢解国家,喜迎胡人入主中原。

  至于治下的两脚牲畜们会遭到什么样的命运,那关他们屁事——两脚羊不还一样是牲畜吗?虽然朱提郡的官员不至于做出超出底线的事,但若要说他们所有人都节操满满,面对着这么一块大肥肉而毫不动心,谁信?

  “这是张郡丞的意思?”

  冯永有些不相信地问道。

  “对。”

  句扶点头。

  “那不知张郡丞有什么要求?”

  “堂郎县内有些叛军残余,还收拢了不少生僚,啸聚山林中,委实让人头疼,故张郡丞想请冯郎君援手一二。”

  “待堂郎县安定以后,县内的熟地冯郎君可复垦一半。”

  帮忙把堂郎县内的叛军残余清扫干净,就能得到县内的一半熟地?不要怀疑张表有没有能力做出这样的事来。

  在冯永看来这才是正常的官员表现。

  摞荒的熟地,难道就不是荒地了?

  在本县的户薄上写个平定堂郎县后某某人开荒多少亩地,那还不是简单至极的事?有本事你也去开啊!而且根本不用担心有后遗症。

  战乱之后的重建工作,本就要鼓励的。现在本郡丞想尽办法让人过来复垦,有错吗?有错吗?

  就算是到了丞相面前,张郡丞也敢拍着胸脯说他没错。

  只是冯永深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看了看句扶,突然问了一句,“那句司马何以教永?”

  句扶一怔。

  抬头看去,只见冯郎君面色沉静,正静静地看着他。

  眼前这个郎君,和宴席上那个满脸堆笑,平易近人的郎君好像换了一个人。

  想到这里,句扶突然打了个激灵。

  他本就是受了上官的嘱托而来,所以下意识地就想维护上官。

  但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办法说出话来。

  此时的冯郎君虽然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但自有一番气势,眼神透露出来的意味很明显:我知道这其中有内情,不要想着骗我。

  句扶在心里暗暗想道,若是换了他人,听到能得一县之地的一半耕地,只怕早就迷了心智。这冯郎君见利而心智不乱,当真是难得。

  张郡丞看这冯郎君年少,就想着要糊弄对方一番,只怕是算错了心思。

  想起那个“巧言令色冯郎君,心狠手辣小文和”的名声,句扶更是叹气,能有这番名号的人物,又岂是易与之辈?张郡丞未免也太小看人了。

  左右为难地想了半天,句扶最后在心里骂了一声去球的,老子当真是蠢!

  自己得了这个军司马之职,是因为王子均,又不是因为张伯达。

  王子均能得荡寇将军之位,还不是因为眼前这位冯郎君?

  自己不抱眼前的大腿,难道要去给张伯达背锅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