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神话版三国> 第6673章 惯例

第6673章 惯例

msp; 当然你有本事堵周围几个教堂的嘴,也很难堵所有教堂的嘴,毕竟你堵的多了,知道你堵嘴这事的人也就多了,自然会有人顺手记录。

  这也是为什么三世纪之后,欧洲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正统的史官,但却依旧有足够多的地方史料作为参考的原因,说白了就是这些神甫流水账式的记录自己这片地方发生的事情,虽说大多数都是琐碎的小事,不涉及本地方的大事最多提几句,但教堂多了,总有在涉事周围的。

  说实话,陈曦也不太明白西普里安让这些神甫写日记的原因,要说在三世纪就看到那么远,其实不大现实,但这件事,无疑是一步妙棋。

  只不过不太适合中原,中原历来都是官方修史,不会准许旁人乱来的,哪怕是写日记,有些事情都是不能写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这地方信史很完整,古代百姓生活的详细反倒有所缺失的原因。

  反倒是欧洲因为西普里安这套玩法,不少神甫今天的日记没啥写了,就写点周围百姓啥情况,所以中世纪穷苦百姓吃的是啥,怎么做的,掺多少木渣,麸子啥的都会提一嘴,反正上面要求的,顶不住上面的要求,摸鱼敷衍总行吧,今天来一套足以打死人的法棍制作教程,吧啦吧啦。

  这些东西在当时记录的神甫那里,毫无疑问的是敷衍,这些家长里短,这些不知道有啥意义的玩意儿,反正随手写进去就是了,但到几百年后这些玩意儿就成了研究当年真实情况的重要素材。

  这种素材在中原其实偏少的,自始皇之后,历朝历代的视角都落在统治者如何维持统治,对于被统治者的关注其实很少,记录的资料也主要落在国家的兴衰起伏,很少着眼于被统治的个体,最多是在私人书信之中能见到一些对于个体的记录。

  可这种私人书信的数量相较于庞大的被统治个体是非常稀少的,以至于中原这个地方的后世子孙,可以清楚的复现出自家鼎盛王朝的繁荣昌盛之态,但很难从细节层面去构建同时代百姓的生活。

  他们吃的是什么,他们玩的是什么,他们如何消遣娱乐,这些普通人层面的东西,在小说成型之前,基本是一片荒漠。

  没错,为人最看不起,在文学史之中算是下九流的明清小说,到最后构建了一个活生生的明清真实底层生态现实,让人能清楚的认识到那个时代的百姓到底是怎么活着。

  哪怕不是史料,也最起码是参照,让后世的大多数人在有心想要了解的时候,知道明清时代的普通人是怎么活着的。

  至于再往前,那就属于非常专业的领域了,大人物的资料很详尽,但普通人的资料太少了,少到翻看史册也只能一条条去找的程度了。

  西普里安的那个玩法,看似只是为了便于管理,但站在历史长河的下游,仔细想想的话,就会意识到,这些如同流水账一般传承下来的资料,代表着多少普通人的生活。

  大人物的史料,每一个字都需要斟酌,但记录小人物的日记,随手一填,哪怕是敷衍应对,留下来的也是当事人的真实。

  “这套方案倒是挺不错的。”诸葛亮听完石涛所说,带着几分认真的语气开口说道。

  “哦,那你意思是?”陈曦带着几分好奇询问道。

  “让中亚的世家也跟着写,每年交一份。”诸葛亮笑着说道。

  “其实这个是有让他们写的,只是现在他们还没成型,要求的并不严格,实际上作册内史的任务就是收这个日记,然后比对记录,然后找到内中不对的地方,进行问责。”陈曦随口说道,“这些在周天子还算有权威的时候,中原这片地方,也在推行,只不过是对于诸侯王。”

  “哦哦哦,怪不得我感觉这么眼熟呢。”甘苞听到这话,瞬间反应了过来,他就说为啥这么眼熟,合着祖先已经玩过了。

  “眼熟是因为祖先玩过了,反应不过来是因为始皇帝将其他几家的日记都烧了。”法正幽幽的开口说道,他也反应过来,并且迅速明白了陈曦说这话的时候,为啥没往下接的原因,中原不合适这种玩法。

  “不过袁家内部倒是适合这种玩法,也算是相互约束,加强管理。”陈曦对于法正的眼神视而不见,中原这边就算这么玩了,最后统一的时候也是白瞎,这种做法需要另一套班子,而中原不可能再搞一套,陈曦也不会允许,所以只能且看着了。

  “算了,不提这个了,各有各的玩法,说起来今年也快大朝会了,袁家派谁过来?”陈曦也不想在这件事上纠缠,很是自然的询问道。

  “不知道,我们和袁家其实还没进行深入的交流,这些消息都是我族弟带回来的。”石涛摇了摇头说道,“不过大朝会的话,就算有私仇,仲国公来不了,怎么也得来个重量级的人物,再不济,也得王妃亲来吧。”

  袁谭册封是仲国公,但汉室现在的爵位基本算是划分清楚了,按照九州内外分两套,内爵最高到列侯,外爵列侯倒是没有直接升,而是给了封国,全套的立法权和军政一把抓,算是完整的侯国,国公则是直接迁为诸侯王,所以一般默认文氏是王妃,斯蒂娜是侧妃。

  至于袁谭内院其他几个女人,都没有正式的封号,也就是说没啥名分,只能说是有点地位的通房丫鬟。

  “没记错的话,仲王妃才生了孩子,酒宴还没办,册封的诏书倒是准备好了,但袁家那边让先压五年。”诸葛亮闻言皱了皱眉头说道。

  大朝会袁谭肯定不会来,而文氏刚生了孩子,也不大可能过来,总不能让侧妃斯蒂娜过来吧,倒不是不可以,斯蒂娜的身份和实力在那里摆着倒也没人能说什么,问题是袁家得多大的心才敢让斯蒂娜一个人过来。

  “袁家那三位,剩下的两位在今年也得病了。”法正补了一句,这意味接下来袁家必须要派人来长安参加朝会了,袁达去世之后,袁随两兄弟的身体也不太好了,毕竟命数快到了,如赵岐那么坚挺的终归是少数。

  “仲达应该是不可能了,许子远去了罗马,这样的话,来的会是荀友若?”陈曦想了想说道。

  毕竟是元凤十一年年初的大朝会,各大世家就算有再多的事情也会来参与,这十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