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神话版三国> 6806.第6525章 天灾

6806.第6525章 天灾

玄学,但实际上很科学的玩意儿。

  甘家和石家主职就是星象历法,每年记录一下各地的水文资料,对比研究,推断一下接下来的气候,提前发布耕作讯息,正经的技术大佬。

  这也是甘家和石家搞研究没钱的时候,总是能从其他家族搞到点钱的原因,哪怕不太想给,看在对方搞得是正经事业,也对他们有意义的份上,外加也确实是吃过对方的技术福利,接济一点从来不是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这两家人对于很多玩意儿自然不太在乎,来个政务院就让人拘束?开什么玩笑!来这里就跟回家了一样,超喜欢这里。

  “老哥,家里还有没有适龄的女儿啊,学的好点的那种,再给我们袁家嫁几个吧。”袁胤给甘苞和石涛又是添茶倒水,又是端点心,等忙碌了一阵子之后,就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没别的意思,快给整几个老婆,袁家现在需要技术人员,东欧那个环境非常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研究。

  “我都没说你们袁家,什么毛病啊,已经扣留了我们两家四个技术员了。”甘苞很是心累的说道,袁家在他看来是真的不要脸,他们两家派过去研究当地水文气候的五个研究员,四个都没回来,就地安置了,有点底线行不行,你们就这么考验我们家的子嗣?

  “各取所需,各取所需而已,还有没有啊,再嫁几个吧,东欧那边地皮太大了,而且才去情况弄不明白,很多天候根本没有见过,很值得研究的。”袁胤很是心累的说道。

  这并不是开玩笑的话,而是袁家真的需要大量精通气候学、天文学、地质学的大佬好好的给他们袁家进行一波测算。

  有些东西看着不明显,但真的要命,说个最简单的,袁家现在所在的思召城,因为袁家三老求爷爷告奶奶,拿着人情从甘家和石家弄了五个专业的气候历法天文人员,花费了数年的时间研究,现在思召城周边按照这群人给做的日历和天候表,一年除了能种一茬麦子,还能补种一些蔬菜。

  别看只是多了一轮蔬菜,或者一些速成的植物,但这已经是极大的差距,而且有效的避开了恶劣天候,让麦子长得更好一些,产量也稍微多了一些,别看这种提升只有10%,可面积大了,那可是按仓算的。

  然而老袁家现在只能保证在思召城周边做到这个程度,其他的地方因为气候问题,只能说是感觉差不多就种吧,运气好,天冷之前抢收成功,运气不好,今年斯拉夫人就差不多相当于白干了。

  这也是袁家想尽一切办法留下了几个专业技术人员的原因,东欧的大环境和乌拉尔以东还不一样,而且面积那么大,后续真要进行全面开发的话,估计需要一群气候学和天文学的大佬几十年的研究才能形成一个专业的农业日历。

  汉室的那个阴阳历,看着简单,那真的是集大成之作,和后世那种只是看看日子的玩意儿完全是两码事,这年头的日历,那是真的要用来指点农业生产和作息的,近乎是国家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体现之一。

  袁家只要脑子还正常,还想要好好开发东欧,那么他们就必须要找一批人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对照着东欧的水文资料,气候特征,冷热雨季等等也搞出来一个对应的日历,而且还需要和汉室的日历完成对接。

  原本袁家的想法是抄一抄罗马的,结果罗马种田水平堪称垃圾,天文学大佬一堆,但这群天文学大佬真就专门搞星象天文,不结合气候水文去搞农业日历,白瞎了这等高端技术的应用。

  在汉室看来,你这些能用于种田的技术不落到种田上那就是脑子有问题,罗马那堪称脑子有坑的种田技术,明明可以靠历法改良,别的不说,只是确定一个适合的种田时间,保证一年两季,或者两年三季,哪怕产量因为种田技术的问题依旧很低,起码也能比现在高出一大截。

  结果到现在罗马的依旧没有搞出来这种在袁氏看来到了新地方第一时间就应该搞的东西。

  不搞这种东西,怎么种田?靠天吗!天是靠不住的!

  至于说花费几十年的时间,两三代人去搞相关的研究什么的,站在国家的层面上,这是必要的投入。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袁家没有人,气候学、天文学这种东西在这年头是垄断性的技术知识,袁家就算是门生故吏满天下,面对这种纯技术的知识也是头大,甚至你想从头搞一个,都不好搞。

  真当甘石两家一千多年的积累是开玩笑的,光是水文气候资料的积累,就足够将想上这个赛道的其他家族活活挤死了。

  所以认怂吧,您两家就是清贵,就是牛逼,给我借点人得了,不还的那种。

  各大世家只要出门建国,最后都会选择娶一个甘家或者石家的女儿,连雍家那种家里蹲都是如此,没办法,别的玩意儿没有不会死,这玩意儿没有真的会死的,毕竟是农业社会,得看老天爷的脸色。

  早先甘石两家还没觉得,你们要娶就娶,反正家里人也不少,但各大世家搬完之后,甘石两家人都被薅的没多少了,干活的人都不够了,培养一个懂天文和气候的在这年头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两家是因为耳濡目染,逐渐积累下来了这些东西。

  所以越往后,甘家和石家越不愿意往出外借人手,因为大多数时候都是有借无还的,毕竟在人少的时候,多一个人真的能提升一份效率。

  而随着汉室版图的扩大,甘石两家要研究的气候水文变得更多,需要的人手也更多,这就是一个死循环,所以到现在这俩家的态度就是除了官方,谁要人都不鸟,爱咋咋滴去吧。

  所以等陈曦从法正那边过来,看到的就是袁胤忙前忙后的给两位年纪和他差不多的大爷端茶倒水的样子。

  “陈侯。”甘苞和石涛见到陈曦赶紧起身施礼。

  陈曦回了半礼示意两人坐下,然后将多余的废物全部撵出去,才看向两人询问道,“两位联袂而来,看来是又有什么大事发生了,说说吧,我来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是什么地方要出现旱灾,还是洪水要发生了,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

  “要钱行不?”石涛试探着询问道。

&ems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