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难不成是委员长的意思?”
张东凯一怔,随后微微点头:“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委员长此前曾数次请楚长官出山却.”
他看到黄百韬叹了口气,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
“旷日持久的作战,物资消耗、粮食补给、伤员后送,哪一样不是天文数字?楚长官为什么要继续这样耗下去,而不是一战定乾坤呢?”
黄百韬的心声,实际上也是广大前线作战将士们的心声。
他们其实都搞不明白,那个曾与他们生死与共,立下不世战功的战帅,为什么还没有下达总攻命令。
难不成,对他们反攻取胜没有信心不成?
黄百韬想到这里,实在是沉不住气,他侧头看向了一旁的电话。
沉思片刻之后,数次拿起而后又放下。
最终,他出声说道:“东凯,你继续指挥战斗,我去一趟联合指挥部。”
“军座.”张东凯眼神一紧,随后坚定的点了点头:“请军座放心,我一定尽快将港口残敌歼灭!”——
日军,南方军总司令部
几乎在山城嘉奖令发布的同时。
东京大本营,也在对刚刚结束的飙关战事进行相应的复盘。
并紧急调整着整个东南亚战场的战略部署。
寺内寿一大将的办公室内,气氛凝重如铁。
桌面上摊开的,是来自大本营的最新指令,以及根据其精神拟定的南方军部队整编方案。
飙关的惨败,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彻底打醒了他们在南方军内部的乐观情绪,不得不正视现实,收缩战线,并重新整合力量。
大本营的指令严厉而明确:因战局的重大变化,以及泰国帝国“南方生命线”和“绝对国防圈”重要一环的战略地位。
为统一指挥,作为有效整合资源,加强对东南亚残余非占领区的进攻及泰国全境的防御,特决定:
撤销现有之第十五军(缅甸方面)及第二十五军(马来、新加坡方面)番号。
合并原第十五军、第二十五军之指挥机构及残余部队,并增设援军部队,正式组建“泰缅方面军”。
方面军指挥部设于曼谷,由寺内寿一大将兼任方面军司令官,负责统一指挥泰国及边境境内的所有帝国陆军及所属部队。
新组建的“泰缅方面军”。
其下辖作战序列也体现了日军在兵力捉襟见肘、被迫依赖仆从军的窘境:
三个师团:(但预计近期将包括从仰光撤回休整的第十八师团、以及目前西部和泰缅边境部署的第三十三、第五十六等师团的主力或骨干)作为方面军的基干打击力量和防御核心。
正规新编混成旅团:两个由原各师团抽调之补充兵员、后方守备部队及部分轻装部队临时编成)用于补防线空缺,执行次要方向守备任务,其战斗力与师团不可同日而语。
一伪泰陆军师:(由亲日的泰国政府提供)表面上支持作战,实则更多的是承担着治安和对当地抵抗力量的清剿任务。
两个伪缅伪军团:(由日本扶植的“缅甸独立军”改编或扩编而成)用于在边境协助日军作战,占领区秩序,但其忠诚度和战斗力存疑。
寺内寿一看着一份新的编制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这个命令,变相宣告了帝国陆军在战场战场主动进攻能力的终结,战略重心已彻底转向防御,核心目标变成了死守泰国。
并谨慎维持在现有的占领区,防止战火烧入泰国本土。
他想起了林苍辉之前的建议——撤退、固守、将资源转向中国。
现在,大本营的决定部分印证了林苍辉的判断,至少在收缩战线、整合力量这一点上是相似的。
新的方面军队组建了,但战斗,还远未结束。
这个时间点的日本人,已经开始了强行征募泰国当地人修葺泰缅公路,以应对接下来的大规模攻势。
鬼子们迫切的需要石油资源。
只能够在仁安羌获得。
防御是不可能防御的,留给他们唯一选择的只有进攻。
这个时候,即便他们主动和美国佬进行谈判,也绝不可能获得有利的条件。
开战之初,海军那些“精英”们的想法。
甚至包括策划的山本五十六大将在内,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清楚,以日本的国力,绝不可能是美国的真正对手。
他们所求的,或许真的只是通过一场短促、辉煌的胜利,打怕美国人,逼迫他们回到谈判桌前,承认帝国在东亚的势力范围。
最关键的是解除对日本的石油禁运!
那才是战争的真正导火索!
可笑的是,战争的车轮一旦滚动起来,就再也无法轻易停下了。
如今,鬼子们深陷泥潭,最初“有限战争”的设想早已破灭。
寺内寿一深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翻涌的心绪。
放弃?
不,这个词绝不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