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第473章 飙关告急,请求空军支援!史迪威感

第473章 飙关告急,请求空军支援!史迪威感

>
  非洲战场上,曾指挥部队击败由格拉齐亚尼指挥的意军。

  在两个月内推进八百余公里,俘虏意军9个师的官兵十三万人以上,缴获近四百辆坦克和一千二百九十门火炮。

  正当非洲战局发展顺利的时候,丘吉尔又来干涉他的行动了。

  要求他把4个师的主力调往希腊战场。

  两边兵力都不足,自然两边都打不赢。

  这就导致英军既没有挽救希腊战场的危机,也没有足够的兵力追击意大利军队,以抢在德军登陆前就全歼在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

  是的,没看错。

  这位将领在远东战场上的拙劣表现,实际上和一个人脱不开关系。

  那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这种喜欢微操前线战场的统帅,不仅仅只有常瑞元一个。

  丘吉尔也是这样子。

  并且为了推卸责任,将韦维尔赶到了印度担任英军总司令。

  仅仅只是上任之初,韦维尔就指出了印度军事的极度虚弱,认为缅甸应划归印度英军总司令管辖,但直到12月12日才获准接管缅甸防务。

  都说国军后面都老蒋拖后腿,英军后面何尝没有丘吉尔拖后腿呢?

  韦维尔拒绝国军先期入缅的本质,就是因为他颇有远见的意识到请人来容易,让别人走可是困难无比。

  尤其是兵强马壮的远征军。

  万一双方产生矛盾和冲突的话,就英印军的战斗力,还不够远征军收拾的。

  他一边主张强调中国、印度、缅甸防务的重要性,希望引起伦敦足够的重视,又迫切的希望能够维持英国在缅甸的统治。

  尤其是还有一个酷似常瑞元的领导人在上面.

  既要又要往往什么都捞不着。

  当看到史密斯和亚历山大二人发来的电报之时,韦维尔愁眉不展。

  这是他预料之中的情况。

  眼下日军突破远征军的防线几乎不太可能,仰光按照现如今的战争趋势来看。

  要么成为远征军持续放血日军的战场,要么就会被远征军经营成为坚固的战争堡垒。

  指望他们将其移交给英军,那绝对不可能。

  英国佬可是有不少关于楚云飞、史迪威二人的情报。

  这两人被情报部门评价为“臭味相同的狂妄将领”。

  想要说服这两个人,那简直难如登天。

  如何确保在战后维系缅甸的殖民统治成了他现在最需要考虑和琢磨的事情。

  至少美国人和中国人走在一起之后。

  美国佬很有可能会在中国投入更多的战争资源。

  韦维尔从个人角度出发的话,希望看到这一点,至少日本人不会打印度的主意。

  但从伦敦视角出发的话,他们自然更希望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欧洲战场。

  能力还算出众的他此时也是陷入到了纠结之中,思虑再三的他决定将电报原封不动的转发到伦敦去。

  让丘吉尔这个死胖子自己头疼去!——

  仰光港。

  一搜搜运输船颇为忙碌,不断的输送作战兵员和物资,其中不乏有坦克这类的重武器存在。

  远处,炮火声轰鸣不断。

  炮击近乎持续了一整天,各种型号的火炮轮番上阵。

  原本还算繁华的仰光外围所有建筑物全部被摧毁殆尽。

  日军十八师团的登陆作战部队经过了两轮的补充之后,兵力依旧维持在三千余人左右。

  占据着城内的各处要点,决心死守。

  日军的后续支援部队和舰队正在紧锣密鼓的组建之中。

  只不过因为无法全面展开的缘故。

  迫切的需要十八师团反击扩大战场宽度和占领区。

  当然了。

  日军方面还有一个选择,正面突破远征军的防线,这想想也知道不太可能。

  只能够将希望寄托在了十八师团,师团长牟田口廉也的身上。

  这位十八师团的师团长,在知晓前线战况之后,更是第一时间选择乘坐飞机动身前往了一线,作为最高指挥官出现了在仰光港督战。

  而在这过程之中,又过去了两天的时间。

  “飞虎队”在楚云飞的请求之下,被统帅部派往了飙关上空进行了数轮空战。

  总体而言虽然略微占据上峰,但并未展现出此前宣传的那样善战。

  只不过,因为己方战机的频繁出现,冯文翔团的战士们士气也因此提高了不少。

  次日凌晨。

  第六十六军指挥部。

  “军座,联合指挥部的命令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