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第451章 说服,内部的支持(求订阅)

第451章 说服,内部的支持(求订阅)

emsp;“到那个时候,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对手。”

  鲍永盛闻言叹了口气:“此前倒也想过这样的事情,哪怕他们真的比我们强,可是打仗毕竟是要死人的。”

  “想要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与国家尊严,需要靠的就是武器。”

  “就说这子弹的生产,制造弹壳最为紧缺的资源是铜矿,其次是无烟火药。

  至于无烟火药国内自从徐建寅摸索成功试制硝化棉无烟火药。

  原来的汉阳兵工厂用的就是他的配方,并且在此基础之上生产改良。

  现如今的西北制造总局自然也是能够生产的。

  铜矿这东西现阶段要依赖进口。

  而且作为一般军需物资,在国际市场上很容易采买到。

  但因为是战争资源的缘故,价格始终居高不下。”

  楚云飞顿了顿,若有所指的感慨道:“去年下半年,中条山地区发现了一个规模还算不错的中型铜矿,若是能够开采提炼的话,至少就二战区而言,铜矿物资不需要继续向其他国家进口。

  就整个中华民国而言,若是能够开采出来,也能够进一步的减少对外的依赖。”

  鲍永盛沉默片刻后拱了拱手:“这两年来承蒙楚长官照顾,经营鲍氏商行积攒了不少的家底,价值约一百二十万国币。”

  “我鲍某人愿意将其全部献出,以支持国防工业的发展,让我中华民族未来有机会扬眉吐气,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楚云飞摇头拒绝道:“开采铜矿需要大量的资金,至少短期内无力筹措,我打算交由苏联方面,让出八成的利润给他们。”

  “楚长官!”鲍永盛一脸严肃的说道:“开采铜矿需要多少的先期投入?”

  “第一期先期勘验和探矿工作需要投入资金一百五十万国币,后期陆续的生产设备和工人投入保守估计在六百五十万国币.”

  鲍永盛拱了拱手:“这件事情,我回去找商会众人商议商议,如果可以的话,这笔钱我们晋东南商会出了。”

  “这怎么行,去年下半年晋东南地区的民营企业才堪堪盈利,尤其是铁厂、钢厂这些地方现如今还是亏损状态.”

  鲍永盛颇为严肃的继续表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晋东南商会建立之初,便已经表明老自己的初心、使命和义务。何况我相信,楚长官绝不会亏待了我们,也绝不会亏待了我们的后人。”

  楚云飞认真点了点头:“既然鲍会长有如此决心觉悟,那我楚云飞也要在这里表个态。”

  “只要山西还是中国人说话,不管是阎长官、还是委员长,亦或者是其他人,这些人绝不会亏待了你们这些爱国企业家。”

  “另外,关于矿场经营之利润,百分之十进入晋南地区公库之外。”

  “剩下的所有利润,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分文不取,全部交由晋东南商会自由支配、按出资比例,每年分红。”

  “如若投产之后因为储量不足,需求不够,亦或者是因为其他各种方面的原因影响了铜矿的开采,这期间造成的损失,均由我晋南公库承担。”

  “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也会在财政宽裕的情况之下进行赎买,将钱交还给你们。”

  鲍永盛很快离开了楚云飞的长官办公室。

  筹钱去了。

  晋东南商会人数众多,绝大多数都是手工业者,亦或者是经营商铺的小商小贩。

  真正能拿出钱的,就是鲍永盛以及其他的八个副会长。

  晋东南商会,这九个人背后也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地方势力。

  例如孙卫谋家的孙氏商行。

  坐的就是晋东南地区的米粮生意。

  因为政策方面的限制,他们的利润颇为微薄。

  但又因为政策方面的支持,导致他们能够在整个晋东南地区全面铺货。

  只要是集镇区域,必然会有孙氏商行的米粮店。

  这也是维持地方稳定的一大法宝之一。

  只要老百姓吃饱饭,饿不着,那绝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衣、食、住、行。

  衣的行当主要就是鲍氏商行在做。

  抗战刚刚爆发,鲍永盛便已经变卖了家产,支持阎老西的抗敌保晋大业。

  资历足够,家境在楚云飞的支持之下也算是颇为厚实。

  虽然不让他大肆兼并土地。

  可长治城内的店面房屋,鲍氏商行可是承租了不少。

  转手一租,就是高额的利润。

  这个年代,还没有什么所谓的“新型地主”,有的只是“商人”。

  转租这种事情,本就是合理合法赚取投资收益的手段。

  只要做的不太过分。

  晋东南各地的也不会介入去管这样的事情。

  毕竟对于他们他们而言。

  因为交易所产生的税收,也是在完成他们的指标和工作。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