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历史回溯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后的数日,金陵城沉浸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中。

  朱宇身着重孝,神色哀伤却不失坚毅,有条不紊地操持着国丧诸事。

  待国丧期一过,整个大明便将迎来新皇登基的重大时刻。

  这日清晨,朱宇早早起身,在东宫的偏殿内,阿福和几名宫女正侍奉他穿戴登基用的冕服。

  冕服上绣着金龙,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可朱宇的眼神却并未落在这华服之上,而是望向窗外,神色凝重。

  “殿下,这冕服威武庄重,正衬您的英气,日后陛下穿着它君临天下,我大明必定昌盛。”

  阿福一边整理着冕服的褶皱,一边笑着说道。

  朱宇微微点头,轻声道:“阿福,这冕服虽华丽,可穿在身上,我感受到的只有沉甸甸的责任。”

  这时,脑海中响起系统的声音:“叮!宿主,今日登基意义重大,不仅关乎你的命运,更关乎大明未来的走向。成功登基并稳定局势,将解锁系统新功能‘历史回溯’,可助你获取更多历史发展的关键信息。”

  朱宇在心中默默回应:“系统,我定不负所望。”

  穿戴完毕,朱宇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偏殿。

  此时,朱标早已在殿外等候,他身着素色长袍,眼神中透着欣慰与坚定。

  “大哥,今日你即将登基,这是大明之幸,百姓之福。”

  朱标微笑着说道。

  朱宇走上前,握住朱标的手:“二弟,这些年多亏有你支持,日后,还需你继续辅佐我。”

  朱标用力点头:“大哥放心,我定会竭尽全力。”

  两人并肩朝着登基大典的太和殿走去。沿途,侍卫们整齐列队,神色恭敬。

  天空湛蓝,阳光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闪耀着金色光芒。

  来到太和殿外,陈忠、李明、赵康等一众大臣早已在此等候,他们身着朝服,整齐跪地。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愿殿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臣们齐声高呼。

  朱宇微微抬手:“诸位爱卿平身,今日即将登基,这天下,还需仰仗诸位。”

  走进太和殿,殿内庄严肃穆,巨大的龙柱矗立两旁,殿顶的藻井金碧辉煌。

  朱宇一步一步走上台阶,来到龙椅前。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转身,面向众人。

  “朕,朱桓,今日登基为帝,承太祖皇帝之遗志,将带领我大明走向繁荣昌盛。”

  朱宇声音洪亮,在殿内回荡。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臣们再次跪地高呼。

  登基大典结束后,朱宇回到御书房,他坐在龙椅上,看着书房内堆积如山的奏折,心中明白,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这时,陈忠、李明、赵康三人走进书房。

  “陛下,刑部定会全力维护京城治安,为新政推行保驾护航。”

  陈忠抱拳说道。

  朱宇微微点头:“陈爱卿,如今虽已登基,但仍有不少隐患。你需继续清查残余势力,确保京城乃至全国的安稳。”

  李明接着说:“陛下,礼部将加强与各国的交流,宣扬我大明国威,同时为新政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

  朱宇微笑道:“李爱卿,外交之事至关重要,你要多费心思,让我大明在国际上站稳脚跟。”

  赵康上前一步,面露忧色:“陛下,户部目前资金虽有所缓解,但要大规模推行新政,仍需大量资金。”

  朱宇思索片刻:“赵爱卿,朕有一计。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政建设债券’,百姓和商贾皆可认购,待新政见效,给予他们丰厚回报。如此一来,既能筹集资金,又能让百姓参与到新政建设中来。”

  赵康眼睛一亮:“陛下圣明,此计甚妙。微臣这就去筹备。”

  三人领命而去,朱宇独自在御书房内,开始审阅奏折。

  其中一份奏折引起了他的注意,是关于地方水利设施修缮的问题。

  朱宇沉思片刻,传旨道:“宣工部尚书郑大人进宫。”

  不多时,工部尚书郑源匆匆赶来,跪地行礼:“陛下,臣郑源参见陛下。”

  朱宇将奏折递给他:“郑爱卿,你看看这份奏折,地方水利设施关乎百姓生计,如今多处损坏,急需修缮,工部准备如何处理?”

  郑源接过奏折,仔细看了看,面露难色:“陛下,修缮水利设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工部资金有限,且人手不足,此事颇为棘手。”

  朱宇微微皱眉:“郑爱卿,此事刻不容缓。

  你可与户部商议,调配资金,同时,从各地招募工匠,加快修缮进度。

  另外,朕听闻有一些先进的水利技术,你可派人去研究学习,应用到此次修缮中。”

  郑源连忙点头:“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快办理。”

  郑源离开后,朱宇又处理了一些奏折,不知不觉已到傍晚。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