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新政再启新程

  紫禁城的御花园中,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微风拂过,花枝摇曳,散发着阵阵芬芳。

  朱元璋身着一袭便服,在朱宇和朱标的陪同下,漫步其间。

  他的步伐虽沉稳,却难掩眼中的欣慰之色。

  “桓儿,这次新政风波能顺利平息,你功不可没。”

  朱元璋停下脚步,目光温和地看着朱宇,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

  朱宇微微欠身,恭敬地说道:“父皇过奖了,这都是儿臣分内之事。

  新政乃利国利民之举,儿臣定当全力以赴,确保其顺利推行。”

  朱标在一旁微笑着点头:“兄长足智多谋,又心怀天下,有大哥主持新政,是我大明之幸。”

  朱元璋轻轻颔首,目光望向远方,思绪似乎飘远:

  “朕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如今我大明初定,百废待兴,新政若能成功推行,必能让我朝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

  朱宇眼神坚定,说道:“父皇放心,儿臣定会汲取此次教训,不断完善新政,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朱元璋便在太监的陪同下回宫休息了。

  朱宇和朱标则留在御花园中,继续商讨新政的后续事宜。

  “大哥,经过这次风波,新政在朝堂上的阻力应该小了很多,但民间仍有一些百姓对新政心存疑虑,我们该如何进一步消除他们的顾虑呢?”

  朱标皱着眉头,一脸担忧地问道。

  朱宇沉思片刻,说道:“二弟,我打算在各地设立新政宣讲点,选派一些熟悉新政的官员和学者,向百姓详细讲解新政的内容和好处。

  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百姓参观新政实施后取得显着成效的地方,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体会。”

  朱标眼睛一亮,拍手称赞道:“兄长此计甚妙!眼见为实,百姓亲眼看到新政带来的好处,自然会消除疑虑。”

  朱宇微微点头,又说道:“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对地方官员的培训,让他们真正理解新政的意义和目的,在执行过程中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只有这样,才能让新政真正惠及每一位百姓。”

  朱标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随后,兄弟二人又就新政的具体实施细节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直到天色渐暗,才各自回宫。

  回到府邸,朱宇立刻召集幕僚和相关官员,商议新政宣讲点的设立和人员选派事宜。

  书房内,灯火通明,气氛热烈。

  众人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一位年轻的官员站起身来,说道:“大人,依卑职之见,新政宣讲点应优先设立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地方,这样便于更多的百姓前来听讲。”

  朱宇微微点头,说道:“此言有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宣讲工作。

  比如,在农业为主的地区,重点宣讲农业方面的新政;在商业发达的地区,则着重讲解商业政策的调整。”

  这时,一位幕僚提出建议:“大人,为了提高宣讲的效果,我们可以编写一些通俗易懂的歌谣和故事,让百姓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新政。”

  朱宇眼前一亮,赞赏道:“此计甚好。

  就由你负责此事,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众人纷纷领命,开始忙碌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宇每天都亲自过问新政宣讲点的筹备情况,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关。

  在他的精心组织下,新政宣讲点在全国各地陆续设立起来。

  在京城的一处新政宣讲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一位身着官服的官员站在台上,正在向台下的百姓讲解新政的内容。

  他的声音洪亮,条理清晰,不时穿插一些生动的例子,引得台下的百姓频频点头。

  “乡亲们,这新政推行的新税收政策,可不是为了多收大家的钱,而是为了让税收更加公平合理。

  以前,有些大户人家隐瞒财产,偷税漏税,而普通百姓却要承担过重的税负。

  现在好了,新政实施后,大家都按照实际财产纳税,这样一来,负担反而减轻了。”

  官员耐心地解释道。

  台下一位老者疑惑地问道:“官爷,你说的这些都挺好,可这新政真能一直这么好下去吗?会不会过段时间又变了?”

  官员微笑着回答:“大爷,您放心。这新政是陛下和太子殿下和大公子经过深思熟虑后推行的,旨在让我大明繁荣昌盛,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只要大家支持新政,我们一定会把它长期坚持下去。”

  这时,一位年轻的书生走上台,说道:“乡亲们,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新政,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新政歌谣。”

  说罢,他便大声唱了起来:

  “新政好,新政妙,百姓生活有依靠。

  土地丈量公平到,粮食丰收产量高。

  商业税收合理调,市场繁荣真热闹。

  新式学堂把才教,国家未来更美好。”

  书生的歌声清脆悦耳,歌词通俗易懂,台下的百姓纷纷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