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帝王昏聩

  阁楼之上,王云放飞信鸽。

  凝望着太原城方位的夜空,指尖轻捻一百零八念的玉珠,口中默念“蔤神”圣号。

  得仁慈神明庇佑的赵绒,远比昏聩的帝王更值得信赖。

  “信徒王云,恳请蔤神保佑我的家人安全抵达太原城,远离乌烟瘴气的腌臜之地。”

  千万不要被某些奸佞小人提前察觉……

  朝廷远比王云以为的昏聩,钦帝在美人耳边风的提醒下,想起赵?抗旨一事。

  是啊,向来只有君负臣,哪有臣子敢抗旨的?

  赵?如今完全是咎由自取。

  钦帝在褫夺赵?亲王封号后,又追了一道圣旨,把他在汴京的晋王府府邸,以及商铺田地等产业抄掉。

  哼,赵?把自己看的太重了,大宋没了一个杂种不算什么,天下人才谁不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他大宋从不缺能臣武将,区区赵?不过沧海一粟,微不足道。

  此刻,太上皇徽帝也觉得钦帝做的太对了。

  要是不杀一杀赵?那个狼崽子的威风,将来还得了?

  百官面上俱是随声附和,私底下却忙着瓜分晋王的产业。

  “轰隆!”一声巨响。

  晋王府的牌匾应声倒地,砸的稀巴烂。

  百姓看着这一幕,心中莫名不适,但也不敢违抗圣令,有些不懂朝堂纷争的糊涂人,反而还拍手叫好。

  当年晋王在奔赴太原城的时候,就没想着要活着回来,早就把府中的下人尽数遣散。

  至于,库房里的金银珠宝,屋内陈设,商铺与田产,能变卖的通通卖了,不能出手的也都租赁出去。

  兵卒连张最基本的床,都没看见。

  也不能说什么都没有,还有一窝瘦成干尸的老鼠。

  抄家的紫袍官员亲自下场,本以为会捞到一笔不菲的银子,谁知只有一个空壳子。

  堂堂大宋亲王的兜里没钱,且不提门阀世家信与否,单说他们这些抄家的人也不信啊!

  别人信不信对远在太原城的赵?,没有任何妨碍。

  他找王禀借来白玉璧,白日里亲自盯着人修缮城墙,疏浚隍池,整治器械,招募义勇。

  夜里就委屈巴巴的朝着王姑娘倾诉自己的苦楚。

  他真的好可怜,只身在外保家卫国,后方连府邸都给他抄了,还褫夺了亲王封号。

  天底下就没有比他更可怜的皇亲国戚了……

  彼时,王蔤正在收菜,前些日子合作过的村民,又把家里富裕的存粮拉来卖,这次还特意把家里的“留守儿童”带来凑热闹。

  果蔬粮食全都是自留地种的,农药和化肥没有用那么多,基本绿色无污染。

  王蔤说话算话,全按照批发价收,也没有在称上做手脚。

  关键是她给钱特别痛快,通通都是现结,现金和扫码都可以,没有什么要几个工作日到账的那种情况。

  村民们拿到钱,都很喜欢她,又拉来拆下来的塑料大棚,非要送给她。

  王蔤是节俭,是抠嗦,但她也是有原则的人。

  老人家的辛苦钱,她不会黑,也不能黑。

  按照市场上的废品价,该多少就是多少,时不时的还给往上抬一点点的小零头。

  聊起天来也会照顾老人的情绪,说的话不是他们理解不了的“网络潮话”。

  现在的老人,尤其是农村里的老人,大多是没什么地位的。

  儿女都在外面打工,过年了回来一趟,也要忙着走亲访友,谁会花时间坐下来和老人聊聊天,去了解他们的需求?

  当老人生气或发脾气,只会讨人嫌,更加没人乐意搭理他们。

  小辈并非不孝顺,或者对老人不好,或者打骂老人,而是一种忽略,一种地位的边缘化。

  而且这种情况是大家意识不到的,因此也不会有愧疚感,而是会觉得“本该如此”。

  其他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基本上大都是这样。

  是以,嘴甜的王蔤轻易就赢得了村民的好感,口碑好的不得了。

  也不知道是谁开的头,又把她尊老的事,发到了网络上。

  刚消下去热度,再次爆了,惹得全网关注。

  【目前看来花贼确实不错,就是不知道她能坚持几天。】

  【作为身价过亿的我,接触过不少生意人,一开始本分实诚,等时间一长一个赛似一个的投机取巧。】

  【一天收那么多破烂,随便在哪里省点成本,就能多挣百八十块钱的,积少成多,穷孩子见的世面少,还能不心动?】

  王蔤现在对网友的恶意看法,已经免疫了。

  自顾自的忙着收废品,处理废品,合理再利用,抽空还要安慰赵?受伤的小心灵。

  二帝大概是瞎了眼,连赵?这样的优秀好男儿,都要贬为庶民。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