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都市青春>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60章 棉花:一举打破记录

第260章 棉花:一举打破记录

r />
  天禾种业在疆省的名气一直不小,今年棉价不景气,但是玉米和小麦价格却在上涨。

  管理简单,机械化程度也高,省心、省力,所以部分棉区农民已经在考虑明年改种玉米和小麦。

  而天玉1号就是首选。

  如今天禾又推出了棉花种子,看样子,产量和品质都不低。

  很多人都动了心思。

  很快,天禾的统计数据也出来了,今年种了天棉20的植棉户亩产均值达到了509公斤。

  这是综合了所有农户的数据。

  所以这个产量绝对不低,是绝对能获得丰厚收益的。

  更让人关注的是,有一大片棉田目前报上来的亩产达到了706公斤!

  如果是真的,这将打破兵团亩产693公斤的最高单产记录!而且这是连片的高产,不是几十亩的小范围高产示范田!

  无数的专家和媒体奔往现场,趁着还没采摘完,去求证,去测产!等到了现场,便被那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白色海洋给吸引住了目光,这里坐落着一片产量极高的棉花田。

  棉花植株高大挺拔,枝叶茂盛,每一株都挂满了沉甸甸的棉桃。这些棉桃外皮柔软,色泽洁白,如同天空中的云朵。

  微风拂过,棉花田泛起层层白色的波浪,洁白的棉桃在风中摇曳生姿。

  华夏棉花种植协会的理事李忠良,以及另两位到来的专家纷纷感慨。

  “这棉花还真是好啊!”

  “难得看到这么漂亮的棉花!”

  “只这么一打眼,我就知道这产量绝对低不了。”

  人群中,兵团日报的记者兰婷疑惑的问道:“但706公斤的产量会不会太高了!”

  兰婷虽然对兵团种植棉花的水平很自信,历来地方棉农的植棉水平都是比不过兵团的。

  播种论粒,浇水论滴,施肥论克…这些精准如绣花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兵团棉花生产中已得到了广泛运用。

  正是这些全国领先的植棉技术,使兵团仅以9%的全国棉花播种面积,生产出了占全国17%的棉花。

  但今年兵团亩均产棉也才刚突破400公斤棉花啊!这一大片棉田至少得有上千亩吧!

  亩产700多公斤?任谁也很难相信!现实里,亩产达到400公斤,450公斤,就是很多棉农的天花板了。

  这些年种子公司吹的牛可不少!见到谁家的棉田好,张口就说是自己公司的种子。

  测产时水分也大得很!更有些造假的种子公司,100亩地当成50亩地来测,那产量能不高吗?

  这些种子公司搞出来的花样,兰婷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

  兰婷说道:“有没有可能虚报了?我还是感觉这产量有点夸张了。”

  几位专家也有点迟疑。

  如果说三五十亩,他们倒也还能接受,毕竟亩产693公斤的记录,也是兵团一个普通职工创造出来的。

  但这可是连片的上千亩地!李忠良看钱波浪起伏的棉田,开口说道:“走,去地里看看!”

  等走进棉田,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株棉花上的棉桃,它们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

  有的已经裂开,露出了雪白的棉絮,有的还紧紧闭合着,等待着最后的成熟。

  这些棉花柔软而蓬松,触感极佳,让人忍不住伸手去触摸。

  几位专家有点看傻了眼。

  良久,才呓语着。

  “这些棉花的品质…还有这密度…”

  “光泽、长度、颜色、棉瓣大小…都是上上之选啊!”

  “长度也不得了,普遍都有三十几毫米,单铃重得有7~8克。”

  “如果籽棉采摘能把控好标准,加工出来的皮棉品级……一、二级的比例应该很高吧!”

  籽棉加工成皮棉,比例大约是10:3,即每10吨籽棉可加工成3吨皮棉。

  皮棉的质量等级可分为1到7级,7级以下为级外棉。

  以前兵团的棉花一、二级皮棉比例是很高的。

  但近些年,因为劳动力不足,需要从内地招大量的农民工来采摘籽棉,采摘的籽棉质量下降。

  同时由于棉花市场的开放,质量是越来越差。

  以前棉花质量不达标,团场轧花厂可以直接拒收,让棉农运回去返工,现在由于轧花厂增多,棉农卖棉的途径多了起来,轧花厂也经常抢棉,导致标准一降再降。

  想到这,几位专家坐不住了,这么好的棉花如果被糟蹋了,那可真就可惜了。

  李忠良问:“这是谁的棉田?”

  兰婷说道:“是一个叫邹庆的团场小领导承包的土地,这会儿正在赶来的路上。”

  另有一位专家蹲在地上,刨了刨土,“这土壤也是真好啊!”

  “确实,土壤很松软,看不到一点板结和盐碱的痕迹。”

  “肥力很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