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大学出版社以《北川秀小说集》的数据为参考,当天发行了《追忆似水年华》共30万册,其中25万册进入市场,5万册做储备。
没想到这30万册还没到晚上10点,就已全部售罄!
面对庞大的读者群体的需求,巴黎大学出版社不得不紧急联络发行部、印刷厂,让工人们加班加点,以最快的速度再赶制一批新书出来!
一向悠哉游哉的法国人第一次体会到了半夜加班的痛苦。
法国本土的报社也纷纷刊登了许多关于这本书的文学评论。
在《巴黎晚报》的夜刊上,法国知名文学评论家、符号学家、思想家罗兰·巴特这么写道:“一二战时期是我们不愿意去回首的残酷岁月,无论年长者还是年轻人,谈及这个时代,我们都会下意识的去回避。
但同时我们又希望文坛上能涌现出一批文学家,以那个时代为背景,写一些能让大家感同身受,引起共鸣的小说。
在这样矛盾的心情下,近百年来,法国文坛始终没有一名文学家敢涉足那个时代,敢用笔墨描绘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
我们不愿意回忆,不愿意书写,却也不愿意遗忘。
万分感谢北川秀老师,在他的笔下,那个混乱而又诱人的年代里,竟然还能有如此令人感叹的纯真爱情!
毋庸置疑,即便看起来《追忆似水年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它也配被称为法国文坛百年难得一见的佳作!”
罗兰·巴特于1976年在法兰西学院担任了文学符号学讲座教授,并成为这个讲座的第一位学者。
他座下的学生不计其数,有名的如电影大师克里斯蒂安·麦茨、知名诗人埃德蒙·雅贝斯、法国出版界“神话”阿梅丽·诺冬等等。
他给了北川秀如此高的评价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文学报》、《法国青年文学家》、《文艺报》、《回声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等纷纷也给出了诸多正面评价。
4月3日,创刊于1944年,主要侧重政治和外交报道,在法国日销量过1000万份的《世界报》特意在文学板块上空出一大块版面,详细介绍了北川秀的生平和履历。
在这之前,对法国的读者们而言,北川秀还是一只会下好吃的鸡蛋,但他们都不太了解的“母鸡”。
通过《世界报》的详细介绍后,北川秀颇具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也大大感染了读者们。
他们开始想方设法的找人去日本代购《文艺》,想一睹北川老师同步在写的新书《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风采。
嗅到商机的香奈儿集团立即派出商团火速赶往东京,很快便与河出书房的海外市场部联系上了。
有了之前的几次合作,双方知根知底,河出静子挺喜欢法国这个奢侈品公司,在与北川秀打了个电话确认后,便以三年版权1.6亿法郎,折合日元24亿,将《文艺》在法国的代理权全权交付给了香奈儿集团。
香奈儿集团的行动力十分恐怖,在4月5日便发行了第一期《文艺》。
不过因为他们买的是三年版权,所以为了避免过多亏损,法国本土会从1995年4月号《文艺》开始发行,以一周一刊的速度,快速过渡到与日本本土同步。
1995年4月号《文艺》正是刊登了北川秀处女作《且听风吟》的那一期,在4月5号发行当天,一共卖出了4.1万册,首刷日成绩完全够迈入法国一线纯文学杂志序列!
但远水救不了近火。
读者们更想看《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觉察到了这个商机后,许多在日本留学和旅游的法国人开始偷偷大量购买1997年3月号的《文艺》,然后将其带回到法国高价卖给有需求的人。
一本售价750円的《文艺》,还是日本原版,竟然在法国能卖到500法郎的天价!
价格直接涨了十倍!
这中间的利差让商人们疯狂。
一波90年代的代购狂潮悄然降临。
起因却是一本纯文学杂志!
此时刚把《追忆似水年华》第一部第二卷《斯万之恋》,以及《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第十一到第二十章写完的北川秀,还不知道自己竟然成了法国家喻户晓的海外文学名家。
4月18日,新一期的《文艺》就要发售,他得赶紧把稿子发给斋藤玲奈看看,毕竟也得给发行部预留一周左右的排版和宣发时间。
草稿通过邮箱叮咚一声进入到斋藤玲奈的电脑,没过多久,北川秀就收到了斋藤玲奈的邮件回复——
好消息!北川!我马上来你家!
大概是对电脑以及电子邮件还有点陌生,每逢大事要事,斋藤玲奈还是习惯亲自跑来找北川秀说。
平时邮件沟通时,她的回复也像是后世的微信聊天,以“收到”、“好的”、“嗯嗯”居多。
其实现在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了不少人的联络工具,网上甚至还出现了用电子邮件谈恋爱的“网恋”情侣。
当然,有商机的地方就有奸商。
前阵子北川秀就听说河出书房有一名编辑在“网恋”时被骗了100万円,辛辛苦苦积攒了几年的存款全部不翼而飞。
现在的网络骗局多,但网络监管力度小,安全隐患确实挺大。
这让北川秀又想起了LINE等即时聊天工具,不知道上次和千原雅人提了后,他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