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都市青春>1979黄金时代> 第955章 日本入侵

第955章 日本入侵

  第955章 日本入侵

  东京。

  1988年的日本依旧沉迷在旋涡中,夜晚的东京宛如一只巨大的异兽,霓虹血管里奔涌着钞票,股市和地价在威士忌泡沫中膨胀。

  相对于此时的纽约,这里才是天堂,这里才是地狱。

  人们对经济衰退的认知是有滞后性的,日本经济泡沫戳破是在1991年,但普通人感觉到经济衰退,大概在94-95年。然后便是失去的三十年,失去的四十年……一直在失去。

  中央区,一家会员制的高级俱乐部。

  西式风格的包间内,索尼美国公司的副总裁舒尔霍夫操着一口流利的日语,向对面的一位老者汇报情况:“我们成功收购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意味着拿到了全球25%的市场份额,在40多个国家拥有发行渠道,对我们的全球战略是极大的完善。”

  “嗯,此番辛苦你了!”

  老者点点头,只举起杯子微微示意。

  他年近70岁,头发花白,戴着一副眼镜,很浓的八字眉,正是索尼的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

  索尼现在的战略,简单讲就是“硬件+软件”结合。

  收购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本质上是为了推广自己的CD和CD机。谈判谈了好久,起初是12.5亿美元,几个月后唱片公司股票涨了,又开到20亿美元。

  而马上又遇到了股灾,唱片公司市值大跌,说还是20亿美元,你买,我们就卖!

  索尼一举拿下,创造了日企收购美国公司的最大金额纪录。虽然溢价数倍,但索尼认为是非常值的,坐拥了几十万首音乐版权。

  盛田昭夫抿了一口酒,缓缓开口,道:“十几年前,家用录像机刚刚兴起,我们推出了Beta标准,JVC推出了VHS标准。两大阵营对阵,他们绑定了美国制片方和租赁商店,优先获得热门影片的发行权,而我们的内容匮乏,逐渐被边缘化,是我们输了。”

  说到此处,他仍有不甘,叹道:“我至今仍然认为,如果当年我们有充实的片库,或许就不会输。这也是索尼执行硬件+软件战略的初衷。”

  “如今索尼的迷你电视、Watchman、8毫米摄像机等产品正在进入美国市场,倘若我们有一个巨大的软件库,会带来难以想象的优势。”

  舒尔霍夫闻言,心里一跳,问:“您的意思是?”

  “我喜欢电影,拥有一家好莱坞电影公司是我的梦想。”盛田昭夫笑道。

  “我明白了,先生!请交给我吧。”

  舒尔霍夫立刻道。

  “我们收购哥伦比亚唱片,美国舆论反响如何?”

  “他们大多感到恐慌,视为日本文化的入侵。”

  “这并非日本文化的入侵,我们的战略是全球本土化,我们收购那些优秀的公司,但不会凸显日本特色,让他们保持本土特点。你行动的同时,要注意舆论影响。”

  盛田昭夫反复叮嘱,舒尔霍夫连声附和。

  舒尔霍夫,一听名字就是个德裔了。他很熟悉美国市场,与盛田昭夫的私交也很好,所以负责索尼在美国那边的事务。

  眼下,他接到了一个新任务:收购一家好莱坞公司!

  …………

  3月份,洛杉矶的日照归来,又进入温暖舒适的春季。

  舒尔霍夫回到美国,马上开会研究。

  好莱坞以前是八大:华纳、联美、米高梅、迪士尼、20世纪福克斯、环球、派拉蒙、哥伦比亚。但联美被米高梅收购了,现在是七大。

  索尼肯定不会收购小公司了,直接瞄准巨头。

  舒尔霍夫知道有难度,但盛田昭夫派下任务,自己必须完成,先对七大进行了问价。

  瞬间在好莱坞掀起震动!

  有家底厚实的,比如华纳,看都不看一眼,只是嘲弄:“日本人买了唱片公司还不够,居然瞄准了好莱坞!他们真以为有钱可以买下一切?哼!暴发户!”

  嘲弄归嘲弄,心里还是泛酸的,因为真特娘有钱啊!

  迪士尼莫名其妙,我做美国动画片的怎么可能卖身日本?直接拒绝。同样,还有环球、派拉蒙几家,这些都是财政状况良好的。

  米高梅经营欠佳,一屁股债,态度比较暧昧,表示愿意谈谈。

  最后便是哥伦比亚了。

  ……

  此刻,哥伦比亚公司的看片室内,银幕上正放着一部《伤心旅店》。

  好莱坞一部电影上院线之前,要经过数轮的内部试看,请专家和观众提意见,进行针对性修改。折腾一番之后才能上映,所以在影院看到的那些烂片,诶!那是人家已经努力过的结果了,不然更烂。

  当然也不排除破罐破摔的情况。

  《伤心旅店》便是一次试看,普莱斯亲自坐镇,还有几个公司高层、专家和签了保密协议的观众。该片的导演叫克里斯·哥伦布,代表作《小鬼当家》《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等等。

  不过那是后面的事,现在他却是一脑袋汗。

  “这电影到底在讲什么?”

  “感觉乱七八糟的!”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