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都市青春>1979黄金时代> 第858章 创作思路

第858章 创作思路

  第858章 创作思路

  长影厂擅长这种题材,也专门出这种创作者。

  两位编剧的水准都有保障,李乾宽更是大导演,代表作《开国大典》《决战之后》《重庆谈判》。

  他在2000年拍了一部30集的电视剧《抗美援朝》,央视投资了3千多万,动用美国、俄罗斯等17个国家的演员和部队10多万人次。

  里面有很多首次披露的历史解密,央视摩拳擦掌,本想放在2001年元旦期间播出,结果一次也没播过。懂得都懂。

  此刻,四人下车看了看环境。

  首先对住宅楼充满赞赏,又看那平房办公室很别扭,再把目光放远一点,围挡挡住的大工地——文艺界都传开了,知道那是东方公司总部。

  “李导演好!”

  “两位老师好!”

  陈奇亲自接待四人,握住李乾宽的手打量,40多岁的年纪,长相就像拍主旋律的。他是大连人,就是《黑侠》取景的大连。

  “以为你们还得等一段,没想到比我还急切!”

  “见笑了见笑了!实不相瞒,你把《开国大典》四个字一亮,全厂都疯了,个个请缨。我们斟酌再三才定了人选,李导演和两位编剧都是经验丰富的同志,请你放心!”

  副厂长叹道:“其实我们也挺意外,没想到你们能拍这种题材。”

  “这话说的,我们东方公司一颗红心向祖国啊!”

  陈奇请几人进屋饮茶,冯立、李文化、梁晓生、龚雪都参与进来听听。

  “从哪儿开始呢?我先说说我的工作范畴吧!”

  他端着一杯高碎,道:“首先,东方公司是出品方,版权归我们,属于邀请几位来拍摄。其次,预算不做上限……”

  “您等会儿!”

  副厂长拦住他,问:“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么?”

  “没错!花两千万我也掏!”

  “用不了用不了!”

  李乾宽吓一跳,忙道:“我们可不是打秋风、宰大户的,一分钱都给你算清楚。《开国大典》不是《大决战》那种片子,花不了那么多。”

  “那我就不管了,反正我承诺了。再有就是,我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主要靠你们来制作,我可能有一些意见,希望我们友好交流。

  目前的流程是,先写剧本,交给专家小组审议,通过了就可以启动。几位对剧本创作有思路么?”

  先开口的是张笑天,他是黑龙江人,写了一辈子严肃题材的剧本。他还写过《太平天国》,拍成了电视剧,李健群在里面演了个角色。

  “春节前我得到消息,兴奋的连饺子都没吃好。我感觉最难的是协调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开国大典前夕发生的任何一段历史,都可以单独拿来拍一部片子。

  但这部电影不应该拍成编年史,也不是文献片。

  所以我觉得把历史事件放到后景,作为人物活动的舞台,还是要表现人物,用人物来带动事件,推进故事。”

  “那人物怎么塑造呢?讲这段历史,肯定以教员和老蒋为两大核心,现在时代需求有变化,不能按照传统思路来塑造。”

  梁晓生道。

  他老家是黑龙江的,见了东北人特亲切,自己也是作家,在《故事会》上发表了好几篇小说。

  “你的观点很对,时代在变化。”

  张笑天顿了顿,道:“首先是老蒋,我们出于对台统战的需要,《血战台儿庄》已经塑造的很正面了。《开国大典》我想表现他的一些人情味,比如与家人相处的细节、去寺庙抽签等等。”

  说完,他有点忐忑的看向陈奇。

  因为这是有政治风险的。

  陈奇品着高碎,温吞吞道:“老蒋可以人情化,但不要人性化,他造的孽摆在那里,再怎么人性也洗不白。您先这样写,过不过是领导的事。”

  “好!然后就是教员。”

  张笑天继续道:“他老人家的胸襟、气度、智慧与决断,我们都知道,表现这种的影片也非常多。我同样想写一些他的人情味,比如与儿子、同志、小战士、老百姓等等相处的片段,生活化一点,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

  陈奇点点头:“也先这样写吧,后交审议。”

  有些人看过《开国大典》,有些人在互联网上看过碎片化的剪辑,大家一定对其中一个段落印象深刻:教员私自外出,去看一看北平城,逛了夜市,吃了羊肉泡馍。

  这种艺术加工,观众很喜欢。

  几人讨论了一番,剧本的总体结构,便是以教员、老蒋为主干,以他们周围的人物为支干。以三大战役胜利,老蒋下野开头,到国庆当天收尾。

  “演员方面,古月同志当仁不让,孙飞虎和赵恒多都是特型,具体再看效果。其余重要的历史人物,大多也有特型演员,可以去《大决战》剧组抢。

  次要人物和非历史人物,我想请著名演员来。”

  “著名演员?”

  众人一愣,李乾宽道:“比如呢?”

  “比如龚雪同志,客串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