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言情女生>行尸走肉:先知林峰> 第86章 攻心为上

第86章 攻心为上

尼根个人象征和力量神话的公开亵渎。

  “滋滋…想想弗兰克…想想德怀特脸上的疤…想想那些被尼根亲手处决的‘不听话’的头目…下一个,会是谁?”声音再次提及尼根过去的“功绩”和内部清洗,暗示着人人自危的未来。

  “滋滋…这里是自由之声…渴望真正的自由吗?放下武器,走向光明…我们在等你…滋滋…”

  广播信号时断时续,难以追踪源头,但内容却如同淬毒的匕首,精准地刺向救世军统治最脆弱的神经——信任的崩塌。

  广播中提到的具体战例、具体人物、以及尼根最私密的武器“露西尔”,都极大地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尤其是“优待俘虏”的承诺,对那些在绝望中挣扎的底层士兵而言,无异于黑暗中的一丝微光。

  广播的效果立竿见影。第二天,圣殿外围一处废弃加油站改建的临时收容点,负责看守的救世军士兵发现,昨夜被关押在这里的、从联盟袭击中逃回的几名伤兵,竟然在低声哼唱广播里那段“自由之声”的旋律!

  士兵惊恐地报告给头目,头目冲进去试图制止,却引发了小规模的骚动。伤兵们红着眼睛,嘶吼着:“他们说的是真的吗?我们投降真的能活命?”“尼根才是骗子!他让我们送死!”骚动虽然被血腥镇压下去,但怀疑和反抗的种子,已经深深埋下。

  林峰深知,再多的纸片和广播,也比不上一个活生生的、来自“敌方”却完好无损的“自己人”更有说服力。他精心挑选了一批在近期猎杀行动中被俘的救世军士兵。

  这些人有几个共同特点:伤势不重,经过赫谢尔医疗队的精心治疗已无大碍;性格相对懦弱或对尼根统治早有不满;在战俘营中,通过安德莉亚手下的心理观察员评估,属于“可被感化”或“信息传递风险较低”的类型。

  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达里尔带领一支小队,悄无声息地将这几名俘虏带到了靠近圣殿外围一处救世军小型哨卡附近的树林里。没有捆绑,没有虐待,甚至每人还分到了一点干粮和清水。

  “听着,”达里尔的声音低沉而直接,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你们自由了。往前走,穿过那片空地,就能看到你们的哨卡。”

  俘虏们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为什么放我们走?”一个胆大的俘虏颤抖着问。

  “让你们回去。”达里尔指了指圣殿的方向,“回去告诉里面的人,你们看到了什么。亚历山大的围墙后面,没有吃人的怪物,只有想活下去的人。我们给俘虏治伤,给饭吃,不虐待。只要放下武器,不再为尼根卖命,就能活。想留下的,有地方住;想走的,给路费。”

  他顿了顿,眼神扫过众人,“当然,如果你们回去后还想拿起枪对准我们,下次见面,就不会这么客气了。滚吧!”

  俘虏们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冲向哨卡的方向。他们心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对达里尔那番话的强烈印象。当他们衣衫褴褛、却明显没有遭受虐待、甚至气色比在救世军时还好一些地出现在哨卡前时,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哨卡的守卫惊疑不定地检查他们,听着他们语无伦次却又带着真实感的描述:“他们真有医生…给我缝了伤口…”“吃的玉米饼,虽然硬,但管饱…”“没人打我们…那个弩哥说,放下武器就能活…”

  这些活生生的“证据”,比任何传单和广播都更有冲击力。他们被迅速送往圣殿内部进行“审查”,但他们带回来的信息,却像病毒一样在底层士兵中悄然传播开来。

  “亚历山大真的不杀俘虏?”

  “他们还有医生?”

  “弩哥亲口说的?”

  这些疑问和带着一丝希望的窃窃私语,如同星星之火,在救世军压抑绝望的土壤里悄然点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心理攻势的最后一环,发生在最前线,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当亚历山大的拔点小组或者神之国负责袭扰的小股部队,与圣殿外围最后顽抗的据点守军交火时,一种新的战术被加入了进来。

  在激烈的交火间隙,利用短暂的停歇或火力压制的空档,预先准备好的扩音喇叭会被架设起来。喊话的人选也经过精心挑选:有时是声音沉稳、带着说服力的军官;有时是口齿清晰、带着悲悯意味的女性;甚至有一次,是刚刚伤愈归队、声音还有些沙哑的格伦。

  “救世军的兄弟们!放下武器吧!这场仗是为尼根打的,不是为你们自己!”泰尔西浑厚的声音在枪炮声中穿透力极强,“看看你们身边倒下的同伴!值得吗?为了一个把你们当奴隶、当炮灰的暴君送命?亚历山大有食物,有药品,有安全!投降吧!我们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

  卡罗尔的声音则更加柔和,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想想你们的家人,你们的父母,你们的孩子!他们还在等你们回家!尼根给不了你们未来!放下武器,走出来,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机会!我们不会伤害放下武器的人!”

  格伦的声音虽然沙哑,却充满了真挚:“我是格伦!山顶寨的格伦!你们很多人可能认识我!尼根用露西尔打碎了我的后背,但我活下来了!因为我的同伴没有放弃我!亚历山大和山顶寨的医生救了我!我们不是魔鬼!我们只想结束这场噩梦!放下武器,结束这一切!回家去!”

  这些战场喊话,时机精准,内容直击人心。它们伴随着联盟士兵精准的火力压制,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心理压力。一些据点里的士兵,听着外面劝降的声音,看着身边不断倒下的同伴,再摸摸口袋里藏着的、已经揉皱了的劝降传单,心理防线开始崩溃。

  终于,在一个被亚伯拉罕重机枪火力压得抬不起头的小据点,一面用树枝挑着的白衬衣,颤颤巍巍地从残破的窗口伸了出来。紧接着,几个面黄肌瘦、眼神惊恐的士兵,高举着双手,踉踉跄跄地走了出来。

  亚伯拉罕立刻下令停火。泰尔西带人上前,收缴武器,简单检查后,将他们带离了战场。这一幕,被其他据点的观察哨看到,如同投入死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