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村南村北

  夜间,快丑时了(凌晨1点左右。)府衙的各房的吏员们才下班,平时说话很明了的太守大人居然可以讲三个时辰的口水话。

  这还归功于张经纬,助理的工作就是为了把简单的事情,复杂的描述出来。

  比如说“总经理两点要来车间检查。”

  张经纬的润色下就成了“为贯彻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宗旨,我司总经理于下午两点莅临我部检查,请各组组长……”

  ……

  拖住了大部分吏员,狐狸尾巴也就露出来了。

  报信的衙役被遭到羁押,不一会儿就供出王恍兄弟二人毒杀朱半山的罪行,但现场破坏的太严重,而且缺乏证据,卢辉也不好下令拿人。

  眼下只有看朱半山有没有配合的意愿。

  同知府内。

  刘延之刚要睡着一个捕快就来敲门,随身书吏给他开了门。

  见到刘延之后,捕快开口道:“同知大人,朱半山能说话了。”

  刘延之瞬间清醒,披上衣服便跟着捕快走了出去。

  在医馆里,朱半山虚弱地靠在床头。

  刘延之赶忙上前问道:“朱半山,本官问你,关于王恍兄弟的事,你是否清楚?”

  朱半山微微点头,用尽力气说道:“他俩...在要庄的事......我知道,所以...他们要灭口。”

  刘延之心头一喜,连忙让人取来笔墨纸砚,记录下朱半山的口供。

  “王恒在要庄用我的名籍办了两套房产,一套在村北,一套在村南,村北的那套房子起初他也不让我过去,只让我在村南那间屋子等着把货送出去,就这样我在要庄送了三年货,来来往往多少回我都不记得了。”

  刘延之打断他,问道:“什么货?”

  “开始只是一些金银珠宝,后来就变成了盐、药、粮食,直到变成武器、甲胄,我才明白,他们在做掉脑袋的事情。”

  刘延之瞬间紧张起来,手不断的在颤抖,呼吸急促。

  不过马上他又恢复平静,并问道:“货送到哪儿?”

  朱半山回答道:“到应州的驼峰关,有人接货,那人说是要往朔州去。”

  “说说村北的房子……”

  “村北的房子里有几个牛羊棚,牛棚下面是一个地窖,很深很长的地窖,已经被他们挖通,连通河道和村南……咳咳咳。”

  话还没说完,朱半山咳嗽的厉害。

  据医馆的大夫说,虽然死里逃生,但可能会落一辈子的肺痨,所以近日尽量不要叨扰,多静养些时日。

  刘延之很快就抓住细节,问道:“河道?可有水运?”

  “不知道,通判统管云州水运,这对他来说不难,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咳咳”

  朱半山说完像是用了半条命……他现在本来也就半条命了。

  刘延之将供词理好,朱半山画完押后,揣进自己的内衬里,紧紧收好。

  此时,朱半山开口问道:“同知大人,如果王家兄弟伏法,可否饶我家大姐和她女儿一命?”

  刘延之严肃说道:“私藏甲胄,等同谋反,此事关系重大,我与太守大人会上报朝廷。即便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

  朱半山跪在床案上,重重磕了一个头:“那我就……先谢过大人……咳咳,另外……替我谢谢恩公,有需要的话,我定肝脑涂地。”

  刘延之点了点头,便回了府衙。

  刘延之没有叫来众人,而是自己一个人这份供词反复的看了几遍后,拿出一张地图标记出动词中所提到的地点以及云州的河道。

  如此这般,折腾了一宿,直至鸡鸣,他才轻揉太阳穴,伸了伸懒腰,趴书案上小憩片刻。

  哐——!

  他的房门被一脚踹开,卢辉气冲冲的走进来。

  刘延之抬眼看着他,没好气儿的说:“啧,我说卢大人,您这是作甚?”

  卢辉问道:“你昨晚提审了?”

  “我可没提!审!,我是到医馆审的。”刘延之故意将“提审”二字拉了个长音。

  卢辉继续问道:“你这样做,就不怕打草惊蛇?”

  刘延之说:“我断定,他不会相信朱半山还活着,我们做得越逼真,他就越觉得我们在欺诈他。”

  卢辉突然明白,说道:“所以你去医馆,是故意卖的一个破绽。让他觉得你在演戏。”

  刘延之得意的将自己做好的笔记以及动词呈现到卢辉的面前:“没错,供词在此,而且我还做了梳理。请过目。”

  卢辉仔细查看供词和地图,眉头紧锁。

  “想不到王家兄弟竟敢如此大胆!”

  刘延之道:“此案牵连甚广,我们必须小心谨慎。”

  刘延之继续分析:“按照朱半山所说,出了应州再到朔州,一路南下汾州、隰州、晋州……是晋王?!”

  刘延之有所顾虑:“涉及到皇室宗亲,要不要告知相爷?”

&emsp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