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长远来看,只有好处。”
“因此,老师也用不着担心林城的人会对我有什么不满。”
“说不定他们还得感激我呢。”
高育良笑了:“瞧你这架势,卡恩集团是非拿下不可了。”
祁同伟说:“经济改革嘛,总少不了像孙传福这样的人。”
“他们站在潮流的前头,靠着信息不对称,捞改革的好处。”
“他们坐享其成,我倒是不在乎。”
“可老百姓是咱们的衣食父母。”
“他们吃了老百姓的,还砸老百姓的饭碗。”
“这跟砸咱们的饭碗有什么两样。”
“我觉得这样的人和企业,没必要存在。”
“健康的市场,不能靠哪个人或哪家公饲撑着。”
“越靠某个人或公饲,说明这地方的市场经济越不健康。”
“早晚得乱套。”
“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我觉得这就是个冤案。”
“但老师您呢,得全面考虑。”
高育良皱了皱眉:“你这话有点不对劲。”
祁同伟笑了笑:“嘿嘿,我知道您一直关心我呢。”
高育良心里直嘀咕:你就不能专心工作吗?每次都绕来绕去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得啦得啦,老伴做了你爱吃的,今晚咱哥俩喝几杯庆祝一下。”
祁同伟点头,知道事已经定了。
---
对高育良来说,吕州市就像块重要的试验地。林城市呢,那是李达康的一亩三分地。
可不管谁插一脚,他都得紧张——除了赵立春。
毕竟,整个汉东省都是赵立春的地盘。
在赵立春面前,李达康觉得自己就像个小园丁。
在那次会议上,高育良一提朱伟的申诉和侯贵平案,所有人都愣了。
这事肯定是赵立春点头的。
不然高育良怎么敢直接拿到会上说?
赵立春同意了,大家就开始琢磨怎么表态了。
其实也挺简单,看高育良怎么想就行了。
毕竟他不仅提了这事,还亲自找过赵立春。
他的态度,基本上就是赵立春的态度。
高育良琢磨了一会儿:“这事真让人难以接受。”
嗯,这就够了。
于是大家纷纷附和:“天呐,现在还有这种事?”
“那个卡恩集团,最近老是出问题吧?”
“对,资金链都断了,原本说要投的化工厂也没动静了。地都征好了,突然说不干了。”
这事之前还有人告到我这里呢。
看来卡恩集团真有问题,得好好整顿一下。
好几千人等着就业呢。
“达康书纪,你怎么看?”
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汉东排名第九的李达康。
李达康心里嘀咕:上次我提意见时,你们不理不睬;现在我不想多言,你们反倒追问起来!
李达康觉得省城的局势比他管的市城复杂多了。
在市城里,一切都是他说了算,多痛快!
没办法,李达康只好说道:“我觉得这事得小心处理。我对卡恩集团有点了解。”
“它对平康县很重要。”
“那里是山区,财正收入大部分靠这个集团撑着。”
高育良点了点头,“既然李达康同志有不同意见。”
“那咱们投票决定吧。”
李达康心里直嘀咕,“又来这招!”
这次李达康连多余的话都不想讲,直接举手表明态度:“我一直觉得卡恩集团对平康县的发展没什么好处。”
“只是还没来得及动手,事情就闹到京州市了。”
“所以我觉得应该查一查卡恩集团。”
“不过嘛,稳妥点,派个靠谱的人去就行。”
“我这儿有个人选推荐!”
他现在学聪明了,知道先卖个人情,再用自己的人选让别人没话可说。
果然,立春书纪点了点头,“你说,你推荐谁?”
李达康眼睛一亮,就知道立春书纪肯定会查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