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玄幻奇幻>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 第413 章 道韵悠悠(三)

第413 章 道韵悠悠(三)

  独孤信和威瀚、孟丘、铃铛,整整聊了三天三夜。

  独孤信望着眼前三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威瀚沉稳的目光中透着治世担当,孟丘坚毅的眉峰凝着悟道执着,铃铛灵动的眼眸流转着新锐锋芒。

  烛火明灭间,三代人的思绪如交织的丝线,将治国大道、修行真谛织就成卷。

  这独孤皇朝,从来不是一人的天下。

  独孤信知道,皇朝终究要交付于更年轻的手掌。

  冥界暗潮、天元威胁,诸多未竟之事如同悬顶之剑。

  只有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才能在风起云涌之际,为皇朝铸起不朽的梁柱。

  独孤信望着他们挺直的脊梁,忽觉肩头的重担轻了几分。

  真正的传承,不是将自己活成永恒的丰碑,而是看着后辈在汲取养分后,长成能遮风挡雨的参天巨木。

  第四日,独孤信走出书院。

  玄色长袍在晨风中泛起暗纹涟漪,腰间玉佩随着步伐轻撞,发出清越声响。

  作为独孤皇朝的老祖,神识探测早已成为他每日的习惯。

  随着意念舒展,无形的精神力如同千万道银丝向四面八方蔓延。

  独孤信唇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

  在这独孤皇朝的疆域内,唯有他能随心所欲地释放神识,将万里山河纳入感知。

  这份睥睨天下的底气,正是他耗尽心血缔造皇朝所换来的无上特权。

  独孤城的城墙在神识笼罩下宛若蜿蜒的青铜巨龙,城墙缝隙里生长的野草都清晰可见。

  历经百年风雨侵蚀,斑驳的城墙上依然残留着当年筑城时修士镌刻的防御符咒,每当夜幕降临,那些暗纹便会泛起幽蓝微光。

  神识掠过护城河时,惊起一群锦鲤,赤色鱼群搅动水面,倒映在独孤信眼底,化作一片流动的云霞。

  这座屹立在逸云大陆东北方向的巨大城池,早已成为世人仰望的璀璨明珠。

  纵横交错的街道如同棋盘经纬,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如玉。

  神识扫过南街绸缎庄时,能听见掌柜与西域商人讨价还价的喧闹;

  掠过东市茶楼,说书人拍响醒木的脆响裹挟着茶香扑面而来。

  市集上,挑着新鲜果蔬的凡人小贩与脚踏飞剑的修士擦肩而过,孩童追逐着糖画师傅奔跑,笑声清脆如银铃。

  神识穿透层层云雾,瞥见某位筑基修士在庭院中练习剑诀,剑光与朝阳交相辉映;

  又扫过城北医馆,大夫正为患病孩童把脉,药香混着草药煎熬的苦涩在空气中弥漫。

  当神识触及皇宫禁地时,独孤信特意放缓了探查的速度。

  御花园里的千年灵植在晨露滋养下舒展枝叶,守园的金甲卫腰间玉佩与自己的竟出自同一匠人之手。

  后宫深处,几位家族公主正在研习琴艺,不成曲调的音符里透着少女的娇憨。

  这份将整个皇朝纳入掌控的感觉,既让独孤信感到满足,又隐隐生出一丝寂寥。

  毕竟站在巅峰之人,所见所感,注定与常人不同。

  收回神识的瞬间,独孤信轻拂衣袖,将指尖残留的露珠弹向天际。

  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望着修士驾驭法器在楼宇间穿梭留下的绚丽尾迹,他忽然想起建城之初的誓言。

  如今的独孤城,凡人安居乐业,修士潜心修行,商铺酒肆昼夜不息,俨然一派盛世气象。

  这份繁荣,正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守护这片大陆的底气所在。

  百年光阴,在修仙者漫长的寿元中不过是弹指一瞬,却足以让逸云大陆的修仙格局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独孤皇朝的飞檐斗拱刺破云层,当皇城钟楼的晨钟暮鼓响彻八荒,修仙界才惊觉,那位横空出世的传奇人物——独孤信,以一种前无古人的方式,悄然改写了修行的规则。

  起初,众人只当独孤信建立皇朝是为了满足权欲,直到越来越多的异象在这片疆土上显现。

  有人看见,皇朝边陲小镇的普通凡人,在参与城池建设的过程中,竟能引动天地灵气入体;

  有人目睹,在皇朝律法的约束下,那些桀骜不驯的修士,逐渐学会收敛锋芒,将力量用在守护苍生之上。

  种种迹象表明,这座看似普通的皇朝,实则暗藏玄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修仙界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立国立道之术”。

  这并非简单的治国之策,而是一种将修行与治国完美融合的惊世之术。

  独孤信以皇朝为棋盘,以众生为棋子,构建出一个庞大的修行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位皇朝子民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成为了修行者感悟大道的契机。

  对于独孤信而言,“立国立道之术”宛如一座取之不尽的修行宝库。

  他的万千化身分散在皇朝的每一个角落,或化身市井商贩,在讨价还价中领悟人情冷暖;

  或扮作戍边将士,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锤炼意志。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