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绿树缭绕的书院里那青石铺就的小路上,听着院舍里传出的或圆润清脆或沧桑浑厚的琴声,又听到一些琅琅的读书声和慢条斯理却不乏尖利睿智的辩论声。
乱世之中如此景象,也算是实属难得。
陈琳将方才吕布所说的游子吟,用笔墨记录下来,一边记录一边还感叹道:“主公的才能,确实是世所罕见。”
吕布虽然自知是剽窃,但眼下只能厚着脸皮回答道:“方才那也是元直的孝义感动了我,方才信手拈来。”
陈琳不禁赞叹道:“好一个信手拈来。”
徐庶虽然不通辞赋,但方才吕布的那首诗也是为他所作,心中感动,朝着吕布连连感谢。
郭嘉手中拎着酒壶,见吕布的脸上闪现一丝自得之色,连忙恭维道:“嘉本以为主公仅通武略,没想到主公竟然还有如此文采,堪比司马相如,我等实在是策马不及,佩服的要紧啊!”
吕布心中顿时恍然大悟。
演义中,难怪曹操会如此喜欢郭嘉。这小子不单单智谋出众,而且这马屁拍得也是极其不错。纵然是官渡大战那种紧张氛围之下,他也能说出十胜十败这种马屁加理论结合的产物。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一个声音:“什么辞赋,能被大家如此推崇,不如也念给我听听。”
几人驻足观望,只见前面一个篱笆小院里走出一个中年男子,约莫四十多岁,身量高大,瘦削挺直,双目炯炯有神,全身虽然只是普通布衣,却有名士风范。
徐庶和郭嘉连忙上前拜见:“学生见过先生。”
陈琳也上前行礼道:“多日未见,先生可好?”
司马徽一一打过招呼,走到近前,上下打量了一下吕布。
吕布便也执弟子礼道:“吕布见过司马先生。”
司马徽连忙摆手道:“我不过是一个乡野村夫,岂能配得上大将军这一句先生。”
吕布连忙摆手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布虽然不是儒家子弟,但现在正处学院之中,也算是半个学生,学生拜见老师有何不可?布虽然是初次拜访,但素闻司马先生清静淡雅处世却有知人之鉴,今日一观先生的弟子,果然是天下贤才。今布突然到访,想请先生为我推荐贤才,为朝廷补充人才。”
司马徽轻轻一笑:“将军过奖了,论起识人之德,我远不如襄阳庞德公,近不如汝南许劭。元直出生寒门,却有侠义之心,奉孝出生庶族,放浪形骸,有浪子之名,他们二人皆被士林所轻视,将军亦看重之,可见将军识人的才能远胜在下。”
吕布与司马徽谦让一二,司马徽引着众人进了他的茅庐。
方进茅庐,吕布顿时感觉满是清凉。外面的骄阳被茅草挡在外面,茅庐四周的青草绿树和屋后流过的山涧清泉也都让这茅庐降温不少。
茅屋之内除了一些书卷,古琴之外,几乎就是家徒四壁,极为简陋。
吕布见屋内书卷极其少,心中有些疑虑,向司马徽问道:“先生乃是大贤,为何这屋内的书卷如此少?布虽然是粗俗之人,但好歹也在郑玄公那里见识过。他那里可是有书卷数千,您这里和他比起来,着实有点太少了。为求教书育人,布原意将自己的藏书献与先生。”
司马徽笑而不语,旁边的徐庶抢着说道:“主公有所不知,先生博闻强记,每读过一卷书皆积存心里,历尽数十年却不忘半点,先生读过数万卷书,虽然屋中无书,但是书中的精髓已经全部留在先生心中。先生的学识智慧深如海,我等即便跟随一生,亦不能学完。”
司马徽顿时笑骂道:“这孩子,在大将军的面前,还在拍我的马屁。”司马徽虽然再骂,但脸上却满是笑容。
吕布心中感慨万千。
和那些动不动藏书千万卷的世家,书房里摆了千万册书籍,却完全不看,两相对比,司马徽的伟大,才能看得出来。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也正因如此,他的膝下才培养出无数的青年才俊,影响这个时代的发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长安伯起阁,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人都是一愣。
纵然是司马徽也有些呆滞。
陈琳连忙拿起笔墨再次记录起来。一边记录又一边感慨道:“主公此作,不拘形式,却应时应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之句甚妙,主公高才,陈琳钦佩之至。”
诸葛亮此刻还不知道在哪,吕布无奈只能把原句里面的南阳诸葛庐换成了长安伯起阁。
虽然这是吕布是应时应景所剽窃,但司马徽却以为是吕布专门为他而写,而且整篇诗赋里都是对他的推许,还把他比为本朝名士杨震杨伯起、杨雄杨子云,如此有格调的拍马屁,让司马徽甚是受用,对吕布的印象更是提高不少。
司马徽虽然是对平民出生的吕布没有太多的敌视,但想要让他出山,前往并州,却也并非易事。
本以为吕布此人粗鄙,这才不被荀氏一族所容。
今天得见才知道,原来这吕布不单单有项羽之勇,更有着极其不俗的文采,甚至还会礼贤下士,极其谦卑。
此等人物,定然能够成就大事。
司马徽正想着,旁边的郭嘉便径直上前问道:“学生听闻先生打算去荆州避祸?”
司马徽点点头:“东西两汉一旦开战,我们颍川首当其冲,战火连绵必然遭殃,乱世之地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