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讨贼檄文
洛阳一切都在有序的整装之中,没有了关东诸侯的干扰,吕布趁着黑夜,秘密命令高顺带着一千心腹士卒进入大殿下的地宫之内取走了刘宏全部的珍藏。
这一日,吕布正在向何太后,以及少帝汇报城内最后的情况,就在这时,消息传来,关东诸侯已经在酸枣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并且发布诏书,号令天下诸侯讨伐大将军吕布。
吕布接过那个诏书,冷笑数声,并无表态。
众臣见他如此神情自若,也是安定了不少。
片刻之后,吕布面色严肃,启奏说道:“太后,陛下,这群贼子反叛朝廷,罪在不赦。况且拥立伪帝,颁发伪诏,以恶言污蔑朝中大臣,混淆视听。若不应之,天下人当会心存疑虑。请陛下再次下诏,令天下各州郡共讨逆贼。”
刘协微微点头,何太后连忙说道:“大将军所言甚是,不知这诏书如何写才好?”
吕布回奏道:“启禀太后,臣府中主簿陈琳文采出众,可以让他起草诏书。”
刘协急命人去请,不多时陈琳宣召而来,叩拜天子太后之后,匐于桌案边,奋笔直书。
演义之中,陈琳就是替袁绍草拟诏书,把曹操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一个遍。如今他虽然要骂的不止一人,但丝毫不影响他的发挥。
诏书方写,先把叛乱的贼首袁绍祖宗骂了个遍,尤其袁绍最开始教唆袁绍召董卓入京,本就是狼子野心,欲扰乱天下,从中渔翁得利。结果董卓入京,残害百姓,天下人深受其害。如今天子不弃,非但没有追究他过去的罪责,还对他恩赏重用,他非但没有感恩,反倒是变本加厉。如此狼子野心,如此罪行,人神共诛。
反观车骑大将军吕布,英勇无比,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救太后、天子于虎穴之中,诛灭白波、匈奴贼寇,收并州,伐董卓,决胜于两军之前,大败董卓于武关之下,无数百姓因他的仁德而得生。虎牢、汜水以东,百姓拖家契口,向并州一带迁徙,以承受大将军的恩德。天下百姓闻此情景,无不翘首以盼,希望大将军的恩泽能施于天下。
陈留王协,虽是帝室之后,却不思报效国家,先顺从董卓,被立为伪帝,一切政务皆交给逆贼掌控,不知廉耻,可见一斑。
天子归位,不知悔改附逆之罪,反倒心怀怨恨,常有不臣之心。袁绍袁术兄弟稍加蛊惑,便一同合谋,联合诸侯刺杀大将军,意图刺杀天子,太后,狼心狗肺,实在是可耻至极。
陈琳一边写,旁边的小黄门一边念。四周的这些文武大臣皆是不停赞叹陈琳的文笔。
着实是一把厉害的杀人剑。
陈琳写完首犯袁绍,又写起了曹操和刘备二人。
曹操乃是阉人之后,出生下贱,刘备本就是冒牌汉室宗亲,这二人出身出生低贱,天子恩德,封他们为朝廷重臣,二贼不思回报皇恩,反倒联络群丑,欲夺权弑君,实乃猪狗之行。
一众反贼,食君禄却不思报国之恩,丧心病狂,放火焚烧洛阳,导致我大汉都城化作灰烬,导致黎民百姓死伤无数。众多反贼逃出洛阳,不思悔改,却拥立伪帝,乱我大汉天下,其罪当诛。
诏书所到之处,望天下仁人义士能公举义兵,讨伐贼寇,还我大汉天下一个太平。
诏书洋洋洒洒数千字,一气呵成,吕布一看不觉心中大喜。陈琳的计谋治政虽然不行,但这文字功底确实是难得一遇。如此人才在自己身边,看来天下诸侯终生再无安生之时,自己定要将他们骂个死去活来不可。
吕布近旁的贾诩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冲着刘辨说道:“陛下,皇纲不振,这才导致奸贼乱臣四起,臣请陛下下诏书,当广为召集贤才为国分忧。”
少帝刘辨有些犯难,看着满朝公卿说道:“如今察举荒废,朕虽有意振兴大汉,但却不知贤才在何处?”
吕布抱拳说道:“臣保举二人。”
刘辨略带兴趣的追问道:“不知大将军想推荐何人?”
“臣推举第一人,乃是冀州常山郡人士,姓赵名云,字子龙,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侠肝义胆之人,若是能来投,定将是我大汉的栋梁之才。”
刘辨好奇的追问道:“这赵云比大将军如何?”
吕布脸上挂着微笑道:“比臣也相差不大,放眼天下,恐怕也就臣一人在他之上。”
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吕布的勇武,他们已经是深入骨髓。
如今居然有人能和吕布比拟,看来此人的武艺确实是非同小可。
“好,没想到我大汉还有如此人才,就依大将军之言,派人速去冀州常山将赵云召来。大将军方才说二人,不知还有一人是?”
“还有一人乃是中牟县县令陈宫。”
之前,吕布私下曾经向曹操询问过陈宫的事情。可能是因为吕布出现的缘故,曹操虽然还是刺杀了董卓,但不知为何,却并未从中牟县经过,既没有见过陈宫,也没有杀死吕伯奢一家。
正因如此,吕布猜测陈宫应该还在中牟县。
“陈宫,此人有何才能?”刘辨追问道,不仅如此,旁边的黄琬、杨彪也投过来询问的神色。
三国谋士何其多,但顶尖谋士就那么多。
魏国方面,荀氏兄弟招揽无望,程昱和他们走的太近,恐怕也难以招揽,除此以外,他最感兴趣的是郭嘉。
但吕布心中也清楚,如今两派分立,郭嘉能够投奔自己的可能性已经接近于零。
除此以外,司马懿他不想用,吴蜀两国的谋臣们不是年纪太小,就是能力还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