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都市青春>陛下第二萌> 第14章 古刹探秘陛下旧情史

第14章 古刹探秘陛下旧情史

  第14章 古刹探秘陛下旧情史

  万万没有想到,族叔撇开我,独自入古寺,竟然是为了私会我母妃!

  虽然猜测到族叔和母妃有着一段恩怨情仇的过往,族叔也至今都未曾忘怀,甚至因为母妃得罪了父皇,每入朝都要挨打。但是,既然是很多年前的过往,甚至是在我出生之前的旧情,那应该是深深压抑在心底才对,怎能在父皇与母妃有了我以后十几年还在背着父皇私会。我的三观深深受到了冲击。

  同情族叔是一回事,但是背叛父皇是另一回事。我的内心深深纠结了。

  少傅应该感受到了我的纠结,将我嘴巴捂得密不透风,简直是要捂死我的节奏。

  虽然少傅迫切想要不受干扰听到宫廷秘闻的心情可以想见,但置他唯一的徒弟幼小元宝儿的生命于不顾,实在不能让我苟同。

  于是我抬腿踢了他一脚,他岿然不动,还将我腿压下来,免得踢到松树,产生声响,暴露了我们的行踪。

  我拿两手把他捂我嘴的一只手牢牢按住,再一口咬下……

  世界顿时开阔。

  蹲在松树后,收拾一下破碎的心,继续偷窥外面的情形。

  母妃举止自然,就如同平日在宫里一般,完全不似有私会旧情人的兴奋与激动之情。我不由打叠精神,难道母妃已对我父皇彻底死心塌地,对待晋阳侯这位旧情人已然古井无波?

  可是既然古井无波,为什么又要瞒着我父皇跑出宫跟晋阳侯相会?

  大人这情情爱爱的世界好复杂,机智的元宝儿也想不明白了。

  我惆怅地叹口气,扒着松木继续偷窥。

  晋阳侯的表现却是令人生疑,与母妃相对而坐,却并不饮茶,也不看母妃,眼神比较空,视线似乎是对着不远处的佛殿侧门。

  我顺着族叔的视线,又扒开了松木一条缝隙,望向佛殿侧门。半晌,也没看出什么。很寻常的佛殿,很普通的侧门,有什么期待价值能大过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旧情人?

  这二人的一场幽会,一个喝茶,一个望向别处,完全没有视线交集。

  果然是对怨偶。我又为他们叹了口气。

  又观察片刻,只见母妃优雅地搁了茶杯到石桌上,抬起眼,非常云淡风轻地落了视线到对面人的身上。

  就在这时,一道从未听闻过的清泠幽泉碎玉流泻般的声音传导在古刹佛院中,未着力却仿佛掷地有声,未有痕却仿佛入木三分,感染了佛院中一草一木,以及此时完全呆愣住的元宝儿我。

  “老侯爷忌日,难得却邪小侯爷年年来此祭拜,小侯爷一片诚心,老侯爷在天有灵定感欣慰。不过,小侯爷心意到了,也足够了,不必再执着过多。从前的事,是非真相如何,我其实已无兴趣再深究,陛下也是一样。否则,又将牵扯旧事,旧情,于你我她三人未必有益。过去了的,就让它都过去吧。”

  我听得呆了,难道是羊肉吃多了出现了幻觉,还是说,此刻我正处在一个天马行空的梦境中?

  这番话,这道声音,竟然,居然,出自母妃之口?!

  身边少傅似乎同我一般,被一道无形之力禁锢住了,呼吸都彻底屏住了。

  我们二人蹲在这草地里,完全呆了,傻了,懵了。

  哑巴母妃说话了?

  嗓音是男声?

  我脑子里嗡嗡响作一片,丝毫没有了思索的能力。

  晋阳侯望着佛殿侧门的视线起了些波动,面上浮起寂寥的笑意,勉强开口:“时至今日,你们也依旧以为,我是因为良心难安,或者作戏人前,或者为了求得原谅,才年年来此祭拜老侯爷?我是为了牵扯旧情,或者追求真相,或者洗清罪名,才一次又一次出现在你们跟前,污了你们的眼?谢公子是世家出身,不似我无根无土,无脉无源,若非被老侯爷收留,焉有日后,所以谢公子永远也不懂一介草民的心思。飘零之人唯有结草衔环以报故人之恩情,岂敢再有奢求。”

  母妃重新看了看他,不是审视,也不是居高临下,更不是同情,似是看陌生人,又似是看多年故人,“小侯爷言重了。我说过,因果是非我谢庭芝并不在意,往事已去,不如着眼今时,不是我谢庭芝不信你,也谈不上谅解不谅解。小侯爷多年来思虑过甚,焉知不是作茧自缚?阿夜待你多有苛责,兴许也多有误会,但她性情如此,想必你比我更加明白。未必她便当真恨你,只是,一桩桩的事,涉及她生父,又涉及元宝儿,你叫她如何过去这道坎?她因你,元宝儿险些不保,这是我同她的第一个孩子,对我们有多重要,对大殷江山有多重要,岂是寻常情义可比拟?她这样待你,你觉委屈,可当年阿夜早产,险些滑胎,当年太医要保阿夜,但若此,阿夜此生大约再不能有孩子。阿夜执意要元宝儿,宁愿拿命来换,也愿意此后再无所出,方有今日元宝儿。可我们为了自己考虑,将元宝儿养成这般模样,难道就不是亏欠了元宝儿?”

  晋阳侯眼中晶莹闪亮,仿佛有泪滴凝聚,映出树叶间投射下日光的华彩,也映出半世的哀伤。

  人世的辛酸悲凉,总是以过错或错过作注解。

  “谢公子所言一桩桩,却邪自知罪无可恕,从未奢求原谅。阿夜所赐廷杖,却邪亦甘愿受罚。但若叫我不再思虑过重,不再作茧自缚,怕是难以做到。”晋阳侯微微仰头,不令泪滴落下,青丝凌乱了一缕在风中,光与风却都在他身上,“我这残生,并无所求,若能恕罪,若阿夜愿意,不妨赐我一死……”

  母妃忽然转头看向另一端,亦即方才晋阳侯一直盯着的佛殿侧门。

  佛香袅袅中,出现了一个身影,便装素服,煌煌威严,修身玉立,气度沉凝,卸冠束发,眉宇安宁,轻启淡唇:“朕若赐你死,何必至今日。”

  一听此言,晋阳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