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手臂崇拜


  至于另一部分原因,当然就是散布这些探测器了。

  以数米每二次方秒的速度快速加速着,这一支舰队很快便来到了距离主恒星1.2光年的地方,并顺利进入到了超光速曲率航行状态。

  这时候,除了主舰队之中的众多深空探测设备之外,那些探测器也开始被李青松逐一丢了出去。

  失去了主舰队维持,它们会脱离曲率空间,进入到正常的平直空间内。然后,它们内部装载的燃料会为它们向四面八方加速,一直加速到70%光速的速度为止。

  每过去一分钟,李青松的主舰队便会航行出约4800万公里的距离,对应的,便会释放出去大约2.5万颗探测器。

  就像是舰队在常规航行状态下会不可避免的向周边空间散逸自身分子云一般,这数量众多的探测器就如同垃圾一般不断被李青松丢到周边空间中去,然后不断向着周边空间扩散。

  没错,李青松现在做的事情很简单。

  宇宙浩瀚,实在难以寻找灰虫文明的踪迹?

  那我就凭借我超强的工业实力,制造出足够数量的探测器,将它们全都丢到太空里去,让它们帮着我一同寻找!

  只要我散布出去的探测器数量够多,只要时间足够长,那,就算以我引力级别的科技,都未必不能将整个银河系全部搜索一遍!

  而这些探测器一旦探测到符合灰虫文明特征的舰队,立刻便会以引力波广播形式,向全宇宙广播仅有自己能破译的加密信息。

  借助引力波基本不会衰退的性质,哪怕发送引力波信号的探测器与自己分在银河系两端,自己也最终会有一天接到这些信息。

  无非就是信号传递速度有限,需要等而已,而我,等得起!

  我早说过,上穷碧落下黄泉,无论付出多少代价,耗费多少时间,我都要将你们灰虫文明找出来,获取情报之后,全部灭掉!

  当然,这些探测器也并不仅仅只承担着搜索灰虫文明的任务。其余的文明,无论级别,李青松也在一起搜索。

  一旦搜索到其余文明的踪迹,李青松便会尝试着接触,采取许诺好处之类的方案,让其余文明也帮自己注意灰虫文明的踪迹。

  这,便是李青松思考出来的,搜索灰虫文明的方案。

  虽然工程巨大,耗时注定漫长,但只要一直坚持下去,李青松相信总会有一个结果出现。

  时间便在李青松的漫漫航行之中悄然流逝。

  一颗又一颗探测器飞走消失不见,一艘又一艘空天母舰从满载恢复到了空载状态。

  转眼间便是几十年过去,总数一万亿颗探测器全部被李青松甩到了星际空间里,而这200光年的漫长旅途也被李青松完全跨越。

  随意找了个恒星系停靠,完成了一系列的物资补充,且再度生产出足够数量的探测器将那些空天母舰装满之后,李青松随之再度踏上了一路散播探测器的旅途。

  他就这样如此重复着,探测器放完了就造,造足够了再放,航行轨道也完全不固定,时而向着银心方向,时而偏离,时而远离,但大方向上始终遵循着扩大搜索面积的原则。

  上千年时间悄然流逝,被李青松散播到太空之中的探测器数量已经高达百万亿以上。

  但……不要说灰虫文明,便连随意一个低级文明都没有探测到。

  “这宇宙当真空旷啊……”

  李青松心中感叹着,再度踏上了继续散播探测器的旅途。

  匆匆间时间又流逝了百年。某一天,李青松终于接到了一条信息。

  某颗探测器在路过某个星系的时候,探查到了一丝细微的工业特征!

  这个消息让李青松精神一振。

  虽然从工业特征上来看,那只是一个低级文明,大约处于原始到电磁之间,哪怕只是最为基础的太空航行都还差得远,但总归也是一个实打实的文明。

  既然是文明,哪怕是低级文明,也有为自己提供助力的希望与潜力。

  因为自己这一番搜索注定要耗时长久,说不定十万年都未能有结果。而十万年的时间……足够一个原始文明发展到强核,乃至更高的阶段了。

  李青松随之下达命令,调转航向,向那个与自己已经有400多光年距离的遥远恒星系行去。

  2.7倍光速的航速之下,仅仅一百多年时间而已,李青松的舰队便出现在了距离主恒星1.5光年的地方。

  主舰队停泊在这里不动,一支由十几艘飞船组成的分舰队则开始向星系内部进发。

  这时候已经有更多的有关这个文明的情报汇总了过来,让李青松知道,生活在这颗星球上的那个文明,科技程度大概处在冷兵器向热武器转变的阶段。

  他们已经造出了火药枪,但性能还很差,并未与冷兵器之中的弓弩类武器、投掷类武器拉开差距。

  “原以为这个文明就算科技再落后,也至少会是个电磁文明,至少也掌握了电力的初级应用了吧……

  没想到啊,竟然真的是个连电都不会用的原始文明。

  罢罢罢,原始便原始吧,只要有发展潜力就好。”

  两三年时间后,这一支仅由十几艘中小型飞船组成的舰队降临到了这颗星球环绕轨道上,释放出了大量的微型探测器,深入到了这个文明内部,搜索着有关这个文明的文字、文化、语言等一切信息。

上一页下一页